正在加载图片...
亿元。农业提供的资金甚至大于同期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额。① 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高积累率,通过不断追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的。19531978年 我国的积累率从23.1%上升到36.5%,消费率从769%下降到63.5%。经济增长呈现出“高积 累、低消费”的特征国民经济的快速工业化是以抑制消费为代价的。19571978年间,资本投 入和劳动力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分别为49%和31%,技术进步的贡献只占20%。外延性 要素投入的贡献占80%,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粗放型、外延型特征。② 产业选择以重工业为主,资金主要投向重工业领域,“三五”至“五五”时期,全国基本 建设投资50%的份额投向了重工业,到1978年,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高达56.9% 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格局已经形成。(《中国统计年鉴1990》)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实行高积 累、低消费的方式如果以1952年职工实际工资指数为100.到1978年这一指数为1152.27 年间,职工实际工资没有得到实质的提高。《中国统计年鉴1985》 二次分配实行平均主义,城 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差距很小。 2.转轨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 78年改革开放以后到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前,中国经济处于转轨时 期。 国探索性地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 进行改革,逐步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鼓励 体、私,营、外资经济的发展,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成为市场主体:逐步缩小国家指令性计划 和统一定价的范围,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资本积累更多地来源于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 经济增长从过度依赖投资开始转向重视消费: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农业和轻工业。 市场主体从以前的单一公有制,逐步过渡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 发展的格局。在经济总量中,虽然公有制经济仍占主体地位,但比重有所下降,非公有制经济的 比重开始上升。以不同所有制形式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变化为例,1978年国有经济、集体经 济、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四者的比例关系为77.6:22.4:0:0,到1992年,四者的比例关 系为51.5:35.1:5.8:7.6。(《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7》)国有经济已不占据绝对的市 场主体地位,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与之基本平分市场, 在经济转轨时期,国家对资源的配置逐步由计划走向市场。基建投资虽然仍以国家投资 为主,但企业自筹、国内贷款和利用外资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基建投资项目中央和地方之比 由“一五”时期的818:182调整为1992年的445:555地方项日比重首次超过中央项目 成为基建投资项目的主体。商品价格逐步形成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形 式。1992年,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 政府定价的商品由1978年的97%降至519% 市场调节 的商品由1978年的3%升至93%: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政府定价的商品由1978年的92.2% 降至125%,市场调节的商品由1978年的5.6%升至81.8%,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 商品由1978年的100%降至18.7%.市场调节的商品由1985年的40%升至73.89%。(《中围 物价年鉴》有关各年 由于体制性约束被逐渐打破,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为经济的进 一步发展积累了充裕的资本,民间资本与外资开始发挥重要作用.1981192年间,城乡储蓄存 款余额增长了22倍,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了26倍,国内储蓄和外资有力地支持了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1981年,国内投资还有400.94亿元的缺口,到80年代末期,随着城乡居民储蓄的增加亿元。农业提供的资金甚至大于同期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额。① 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高积累率,通过不断追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的。1953 1978 年, 我国的积累率从 23.1%上升到 36.5% ,消费率从 76.9%下降到 63.5%。经济增长呈现出“高积 累、低消费”的特征,国民经济的快速工业化是以抑制消费为代价的。1957 1978 年间,资本投 入和劳动力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分别为 49%和 31% ,技术进步的贡献只占 20%。外延性 要素投入的贡献占 80% ,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粗放型、外延型特征。② 产业选择以重工业为主,资金主要投向重工业领域,“三五”至“五五”时期, 全国基本 建设投资 50%的份额投向了重工业。到 1978 年,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高达 56.9% , 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格局已经形成。(《中国统计年鉴 1990》)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实行高积 累、低消费的方式,如果以 1952 年职工实际工资指数为 100,到 1978 年这一指数为 115.2。27 年间,职工实际工资没有得到实质的提高。《中国统计年鉴 1985》二次分配实行平均主义,城 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差距很小。 2.转轨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 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到 1992 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前,中国经济处于转轨时 期。中国探索性地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逐步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鼓励个 体、私营、外资经济的发展,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成为市场主体;逐步缩小国家指令性计划 和统一定价的范围,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资本积累更多地来源于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 经济增长从过度依赖投资开始转向重视消费;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农业和轻工业。 市场主体从以前的单一公有制,逐步过渡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 发展的格局。在经济总量中,虽然公有制经济仍占主体地位,但比重有所下降,非公有制经济的 比重开始上升。以不同所有制形式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变化为例,1978 年国有经济、集体经 济、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四者的比例关系为 77.6∶22.4∶0∶0,到 1992 年,四者的比例关 系为 51.5∶35.1∶5.8∶7.6。(《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2007》)国有经济已不占据绝对的市 场主体地位,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与之基本平分市场。 在经济转轨时期,国家对资源的配置逐步由计划走向市场。基建投资虽然仍以国家投资 为主,但企业自筹、国内贷款和利用外资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基建投资项目中央和地方之比 由“一五”时期的 81.8∶18.2 调整为 1992 年的 44.5 ∶55.5,地方项目比重首次超过中央项目, 成为基建投资项目的主体。商品价格逐步形成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形 式。1992 年,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商品由 1978 年的 97%降至 519% ,市场调节 的商品由 1978 年的 3%升至 93%;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政府定价的商品由 1978 年的 92.2% 降至 12.5%,市场调节的商品由 1978 年的 5.6%升至 81.8%;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 商品由 1978 年的 100%降至 18.7%, 市场调节的商品由 1985 年的 40%升至 73.8%。(《中国 物价年鉴》有关各年) 由于体制性约束被逐渐打破,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为经济的进 一步发展积累了充裕的资本,民间资本与外资开始发挥重要作用。1981 1992 年间,城乡储蓄存 款余额增长了 22 倍,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了 26 倍,国内储蓄和外资有力地支持了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1981 年,国内投资还有 400.94 亿元的缺口,到 80 年代末期,随着城乡居民储蓄的增加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