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五、摩擦和磨损 摩擦是指两物体的接触表面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机械阻力 摩檫的基本概念、分类、摩擦状态及物理值见教材P面表1-1。 (二)磨损 1、磨损的过程 机件的磨损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走合磨损阶段 2)稳定磨损阶段 3)剧烈磨损阶段 磨损的类型 根据磨损的机理分可分为以下五种 1)粘着磨损: 摩擦表面不平峰尖在相互作用的各点发生“冷焊”(粘附)后,材料从一个面转移 到另一个面形成的磨损 异类材料比冋类材料抗粘性好;脆性材料比塑性材料抗粘性好;表面粗糙度愈小,抗粘能力 愈强。 2)磨料磨损 由外部进入摩擦表面间的游离颗粒或硬的不平峰尖在较软材料表面划刨出许多沟纹而形成的 磨损。 材料的硬度超高,耐磨性越好;磨料的平均尺寸越大、硬度越大,磨损越大。 3)疲劳磨损 当作滚动或滚滑运动的高副受到反复的接触应力,如果接触应力超过材料的接触疲劳强度, 就会在其表面或表面下形成疲劳裂纹,随着裂纹的扩展和相互连接,就会造成许多颗粒从零件工 作表面脱落下来,而形成的磨损。 钢的心部硬度越高,产生疲劳裂纹的危险性越小;提高表面质量,在一定范围内能提高抗疲 劳磨损能力;高压润滑,能提高抗疲劳磨损能力 4)冲蚀磨损 含有硬质微粒的流体冲击到固体表面所造成的磨损。 其影响因素有:磨粒与固体表面的摩擦因数、磨粒的冲击角度、冲击速度等。 5)腐蚀磨损 由空气中的酸性物质水分,或润油料中的无机酸的化学作用在摩擦表面所造成的磨损 影响腐蚀磨损的主要因素是:零件表面的氧化膜性质和环境温度。五、摩擦和磨损 (一)摩擦 摩擦是指两物体的接触表面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机械阻力。 摩擦的基本概念、分类、摩擦状态及物理值见教材 P9 面表 1-1。 (二)磨损 1、磨损的过程 机件的磨损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 走合磨损阶段 2) 稳定磨损阶段 3) 剧烈磨损阶段 2、磨损的类型 根据磨损的机理分可分为以下五种 1)粘着磨损: 摩擦表面不平峰尖在相互作用的各点发生“冷焊”(粘附)后,材料从一个面转移 到另一个面形成的磨损。 异类材料比同类材料抗粘性好;脆性材料比塑性材料抗粘性好;表面粗糙度愈小,抗粘能力 愈强。 2)磨料磨损: 由外部进入摩擦表面间的游离颗粒或硬的不平峰尖在较软材料表面划刨出许多沟纹而形成的 磨损。 材料的硬度超高,耐磨性越好;磨料的平均尺寸越大、硬度越大,磨损越大。 3)疲劳磨损 当作滚动或滚滑运动的高副受到反复的接触应力,如果接触应力超过材料的接触疲劳强度, 就会在其表面或表面下形成疲劳裂纹,随着裂纹的扩展和相互连接,就会造成许多颗粒从零件工 作表面脱落下来,而形成的磨损。 钢的心部硬度越高,产生疲劳裂纹的危险性越小;提高表面质量,在一定范围内能提高抗疲 劳磨损能力;高压润滑,能提高抗疲劳磨损能力。 4)冲蚀磨损: 含有硬质微粒的流体冲击到固体表面所造成的磨损。 其影响因素有:磨粒与固体表面的摩擦因数、磨粒的冲击角度、冲击速度等。 5)腐蚀磨损 由空气中的酸性物质水分,或润油料中的无机酸的化学作用在摩擦表面所造成的磨损。 影响腐蚀磨损的主要因素是:零件表面的氧化膜性质和环境温度。 (1-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