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影响企业规模经济的地利因素主要有哪些?P39 答:①地区的劳动力与资本供给状况。②地区的市场规模。③原材料与燃料供应分布状况 ④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分布状况。⑤地区对现代化大生产的接受能力 2.区位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哪些方面?p212 答:①区位因素对特定产业部门生产发展的影响能力,②区位因素在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大小 ③区位因素在空间上的可移动性。 3.试述城乡边缘区的特点。P87 答:城乡边缘区经济社会处在从乡村到市区转型的剧烈变动状态。其特点是:①地域空间结 构上的动态、过渡性特征。②多元化的人口社会学特征。③经济发展的复合性特征。④竞争激烈 的多样化土地利用特征 4.在刘再兴的二重结构理论中,二重结构主要表现有明那些?P241 答:二重结构,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领域与未实现现代化领域同时并存, 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断层。该结构的主要表现是①从劳动力状况看,体现资本主义经 济关系的 佣劳动者所占比重不到 一半,而体现前资本主义关系的 一半以上甚至更多:②从劳 动力市场看,存 两个平行的劳动力市场: 是为现代化大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市场,劳动 主要是有文化、有技术的青年: 个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市场,主要是文化低、技术地中 老年:③从企业规模构成看,两极化很明显:一极是雇佣几百人、几千人的大型企业: 一极是黄 动人数很少的小企业,前者占个业总数的比重极小,后者占的比重极大,这两基在工资待偶、劳 劳动生产率方面都有很大差距」 工业结构向技术知识集约 转化的特征是什么?P23 答:①出现了 系列的“材料革命”:②使用了 系统技术”,即综合各个学科、各个科技领 域及各个工业技术部门的科技成就:③“知识集约化商品”大量涌现,如计算机。④知识集约型 产业群的出现,如电子通讯业。 6产业地区布局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20 答:①充分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技术条件,促进整个区域以及各地区经济 的协调发展 ②合理的产销设计,保证产 从生 ,经运输一直到消费者手中的总支出大到最小, 在这里区位论学者的运费最低原则,仍然起主导作用:③在发挥地区优势的基础上,推进专业化 生产。 7.我因开发西部的对策有哪些?P329 ,改善投资环境 ③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 筹措发展经费: ⑤加大金 对西部发展的支持力度: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劳动力和人才流动:⑦加快小城镇建设:⑧ 发挥“西部区域经济联席会议”的作用:⑨加强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8.简述区际间相互依赖的原因P125 答:①生产力具有一种内在的扩张力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要冲破分散、狭隘、封闭的经济 格局,在广阔的空间内代之以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③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决定了各自发展模 式的多样性,形成各自的经济社会特色④在加速力的作用下,技术的空间推移规模大大扩大,推 移的速度大大加快,技术的更新期大大缩短,这种技术的空间推移和协作,更加深了经济的相互 依赖⑤资本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流动速度加快,规模加大,造成了越来越相互依赖的经济环境。 9.综合经济区的区划原则有哪些?P189 答,个要服从大风域分丁的需要。同时也要使各综合经济风能依靠白身的名种条件发属牛立 产和生活的需要: 个综合经济区应有 形成或正在形成的具 定规模 定辐射力的区域经济中新或经济核心区,作为组织与协调全区经济发展的核心: ③各经济区的界线应尽可能与行政区域的界线一致。 10.简述现代型乡村经济的特征。P100 答:①农业投入以机械,化学投入品等格本密集品为主:②)专业化程府高,规模经营占 导:③建立起了相当完善的乡村农业社会服务体系:④农业管理实现了宏观上的法制化和信息化 微观上的现代化:⑤农业的 营以市场为导向,商品化程度高。 11.经济发展梯度的成因是什么?P156 6 6 1.影响企业规模经济的地利因素主要有哪些?P39 答:①地区的劳动力与资本供给状况。②地区的市场规模。③原材料与燃料供应分布状况。 ④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分布状况。⑤地区对现代化大生产的接受能力。 2.区位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哪些方面?p212 答:①区位因素对特定产业部门生产发展的影响能力;②区位因素在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大小 ③区位因素在空间上的可移动性。 3.试述城乡边缘区的特点。P87 答:城乡边缘区经济社会处在从乡村到市区转型的剧烈变动状态。其特点是:①地域空间结 构上的动态、过渡性特征。②多元化的人口社会学特征。③经济发展的复合性特征。④竞争激烈 的多样化土地利用特征。 4. 在刘再兴的二重结构理论中,二重结构主要表现有哪些?P241 答:二重结构,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领域与未实现现代化领域同时并存, 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断层。该结构的主要表现是①从劳动力状况看,体现资本主义经 济关系的雇佣劳动者所占比重不到一半,而体现前资本主义关系的占一半以上甚至更多;②从劳 动力市场看,存在着两个平行的劳动力市场:一个是为现代化大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市场,劳动力 主要是有文化、有技术的青年;一个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市场,主要是文化低、技术地中 老年;③从企业规模构成看,两极化很明显:一极是雇佣几百人、几千人的大型企业;一极是劳 动人数很少的小企业,前者占企业总数的比重极小,后者占的比重极大,这两基在工资待遇、劳 动时间、技术装备、劳动生产率方面都有很大差距。 5. 工业结构向技术知识集约型转化的特征是什么?P232 答:①出现了一系列的“材料革命”;②使用了“系统技术”,即综合各个学科、各个科技领 域及各个工业技术部门的科技成就;③“知识集约化商品”大量涌现,如计算机。④知识集约型 产业群的出现,如电子通讯业。 6. 产业地区布局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20 答:①充分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技术条件,促进整个区域以及各地区经济 的协调发展;②合理的产销设计,保证产品从生产,经运输一直到消费者手中的总支出大到最小, 在这里区位论学者的运费最低原则,仍然起主导作用;③在发挥地区优势的基础上,推进专业化 生产。 7. 我国开发西部的对策有哪些?P329 答:①国家支持;②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通讯网络、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 ③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劳动力和人才素质;④有资源换资金,筹措发展经费;⑤加大金融 对西部发展的支持力度;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劳动力和人才流动;⑦加快小城镇建设;⑧ 发挥“西部区域经济联席会议”的作用;⑨加强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8. 简述区际间相互依赖的原因.P125 答:①生产力具有一种内在的扩张力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要冲破分散、狭隘、封闭的经济 格局,在广阔的空间内代之以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③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决定了各自发展模 式的多样性,形成各自的经济社会特色④在加速力的作用下,技术的空间推移规模大大扩大,推 移的速度大大加快,技术的更新期大大缩短,这种技术的空间推移和协作,更加深了经济的相互 依赖⑤资本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流动速度加快,规模加大,造成了越来越相互依赖的经济环境。 9. 综合经济区的区划原则有哪些?P189 答:①要服从大区域分工的需要,同时也要使各综合经济区能依靠自身的各种条件发展生产, 在相当程度上满足本地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②一个综合经济区应有一个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具 有一定规模、一定辐射力的区域经济中新或经济核心区,作为组织与协调全区经济发展的核心; ③各经济区的界线应尽可能与行政区域的界线一致。 10. 简述现代型乡村经济的特征。P100 答:①农业投入以机械、化学投入品等资本密集品为主;②专业化程度高,规模经营占主 导;③建立起了相当完善的乡村农业社会服务体系;④农业管理实现了宏观上的法制化和信息化, 微观上的现代化;⑤农业的生产经营以市场为导向,商品化程度高。 11. 经济发展梯度的成因是什么?P15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