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Vol.20 No.1 王佐诚等:添加Dy和Nb的纳米复合PrFe14Ba-Fey永磁合金结构和磁性 ·69· 弱.A和B合金的退磁曲线上出现了一个小平台.A,C,D3个合金的剩磁增加效应最显著,它 们的B.分别增加了0.06,0.24和0.25T. 表1纳米复合永磁合金的磁性能 合金号 合金成分 H/(kA.m) B,/T (BH)ma/(kJ·m A PryFessBs 350.0 1.02 96.0 的 PrsDy FessBs 441.4 0.84 78.0 C PrsDy Fes4sNbosB6 676.3 1.02 131.2 D PrsDy FeaNb Bs 702.4 1.03 132.6 E PraDy FeasNb1sB6 591.6 0.90 112.0 P PrsDy FexaNb2Bs 575.5 0.85 96.8 用少量Dy取代Pr可显著提高纳米晶复合永磁体的矫顽力,B合金的H比A合金的提 高了26%.少量Nb取代F®也可显著提高其矫顽力.D合金的H比B合金的提高了59%.D 合金获得优异的磁性能:B=1.03T,H=702.4kA/m,(Bh=132.6kJm3.另外添加少量Nb 似乎对剩磁增强效应也有贡献.当b含量(原子分数)大于1%以后,其剩磁增强效应和H 均降低.出现上述现象,与非晶合金薄带的晶化过程和显微结构有关. 用DTA、X射线和TEM观察和分析了A,B和D3个合金的晶化过程、显微结构与磁性 能的关系.图2是A,B,D合金非晶态的DTA曲线.可见在DTA曲线上A合金分别在437, 570和690℃出现3个放热峰,在B和D非晶合金的DTA曲线上仅出现2个放热峰,即B合金 的放热峰的温度为450和590℃,D合金的为470和610℃.和A合金的相比,它们向高温区移 动,放热峰反映了合金内部发生了某些结构的变化, 1.5 D 1.0 0.5 -800-600 -400.-200 0 300400500600700800 (kA.m) VC 图1A,B和D3种非晶合金薄带经最退火后的 图2A,B和D3种非晶合金DTA曲线 退磁曲线 图3和图4分别是A合金和B合金在快淬态(非晶态)和在它们放热峰对应的温度退火 10min后的X射线衍射谱.由图可见:在第1个放热峰对应的温度退火l0min后A和B合金 均出现了a-Fe晶体;对于A合金,在第2放热峰的温度(570℃)退火,除了a-Fe晶体外还出现了 Pr,Fe2,B,和Pr,Fe,B晶体相,在第3个放热峰的温度(690℃)退火后,Pr,Fe,B,相消失,合金仅 有a-Fe+Pr,Fe,B.对于B合金,在第2个放热峰的温度(590℃)回火,合金仅存在v .ol 20 No . 1 王佐诚等 : 添加伪和 Nb 的纳米复合 Pzr Fe 4l Ba 一 Fe y永磁合金结构和 磁性 · 69 . 弱 . A 和 B 合金 的退 磁 曲线 上 出现 了一 个小 平台 . A , C , D 3 个 合 金 的剩 磁增 加效应 最显 著 , 它 们的 Br 分别增 加 了 0 . 06 , .0 24 和 0 . 25 T . 表 1 纳米复合永磁合金 的磁 性能 合金号 合金成分 从&l( kA · m 一 勺 双/ T 渭功 m ax (/ kJ · m 一 3 ) A grP eF : 5 B 6 3 5 0 . 0 1 . 0 2 9 6 . 0 B srP 功 . eF : 5 B 6 4 4 1 . 4 0名4 7 8 . 0 C P 确卿 I eF , 石 N b 〕 . 5 B 6 6 7 6 . 3 1 . 0 2 1 3 1 . 2 D srP 伪 .民。 Nb . B 6 7 0 2 . 4 1 . 0 3 1 3 2 . 6 E P r`伪 ,民 。 3 j N b , j B 6 5 9 1 . 6 0月0 1 1 2 . 0 F P介功 , R : 3N玩B 6 5 7 5 . 5 0名 5 9 6 . 8 用 少量 功 取 代 rP 可显著提 高纳米 晶复合 永磁 体的矫 顽 力 , B 合金 的 仪 t 比 A 合金 的提 高 了 2 6 % . 少量 Nb 取代 eF 也 可 显著提 高其矫 顽力 · D 合金 的 从 , 比 B 合金 的提 高 了 59 % . D 合金 获得 优异 的磁性 能 : Br 二 1 . 03 T , 仪 , = 7 02 .4 h 叼m , (刀卿 = 1 32 . 6 kJ/ m3 . 另外 添加 少量 Nb 似乎 对剩磁增 强效应也 有贡 献 . 当 Nb 含 量 (原子分 数 ) 大 于 1 % 以 后 , 其剩 磁增 强 效应 和 仪 , 均 降低 . 出现 上 述现 象 , 与非 晶合金 薄带 的晶化过 程和 显微 结 构有 关 . 用 D J A 、 X 射线 和 T E M 观 察和 分析 了 A , B 和 D 3 个 合金 的晶化 过程 、 显微 结 构 与磁 性 能 的 关 系 . 图 2 是 A , B , D 合 金非 晶态的 DT A 曲线 . 可 见在 D l , A 曲 线上 A 合 金 分别 在 4 37 , 57 0 和 6 9 0 ℃ 出现 3 个放 热峰 , 在 B 和 D 非 晶合金 的 D丁A 曲线上 仅 出现 2 个 放热峰 , 即 B 合金 的放 热 峰 的温度 为 4 50 和 5 9 0 ℃ , D 合金 的为 4 70 和 6 10 ℃ . 和 A 合 金 的相 比 , 它们 向高 温 区 移 动 . 放热峰反 映了合金 内部发 生 了某 些结 构的变化 . 匕~ 、 D 儿 / A 0 -L 一 8 0 0 一 6 0 0 一 4 0 0 一 2 0 0 0 域kA · m 一 ’ ) 图 I A , B和 D 3种非晶合金薄带经最退火后的 退磁曲线 3 0 0 4 00 5 00 6 00 7 00 8X() t/ ℃ 图 Z A , B和 D 3种非晶合金D T A 曲线 图 3 和 图 4 分别是 A 合金和 B 合金 在快 淬态 ( 非 晶态)和 在它 们放 热峰 对应 的温度 退 火 10 而 n 后 的 X 射线 衍 射谱 . 由图可 见 : 在第 1 个放 热峰 对应 的温 度退 火 10 m in 后 A 和 B 合 金 均 出现 了a 一 eF 晶 体 ; 对于 A 合金 , 在 第 2 放热峰的温度 ( 5 70 ℃ )退火 , 除 了a 一 eF 晶 体外 还出现 了 甄eF 声 。 和 代eF l 4 B 晶体相 , 在第 3 个放 热峰 的温度 ( 6 9 0 ℃ )退火 后 , P乓eF 2 3 B 。 相 消失 , 合金 仅 有 a 一 eF + P几 eF l ; B . 对 于 B 合 金 , 在 第 2 个 放 热 峰 的 温 度 ( 5 90 ℃ ) 回 火 , 合 金 仅 存 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