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及P/O比 1、P/O比: 1940年, S Ochoa测定了在呼吸链中O2的消耗与ATP 生成的关系,为此提出P/O比的概念。(同位素实验) 令当一对电子经呼吸链传给O2的过程中所产生的ATP分子 数。实质是伴随ADP磷酸化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 与消耗分子氧的氧原子数之比称为P/O比 线粒体NADH+H+经呼吸链氧化PO比为25(3) FADH2经呼吸链氧化PO比为15(2)。1、P/O比: 1940年,S Ochoa测定了在呼吸链中O2的消耗与ATP 生成的关系,为此提出P/O比的概念。(同位素实验) ❖当一对电子经呼吸链传给O2的过程中所产生的ATP分子 数。实质是伴随ADP磷酸化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 与消耗分子氧的氧原子数之比,称为P/O比。 ❖ 线粒体NADH+H+经呼吸链氧化P/O比为2.5(3), FADH2经呼吸链氧化P/O比为1.5(2)。 二、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及P/O比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