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的方法系统化、完善化,同时又发展出了超验现象学理论,进而形成了现象学唯心主义系统 大纲,但这个体系并没有最终完成。他的学生们大都坚持《逻辑研究》的基本立场,很少有 接受胡塞尔后期理论的。 由于现象学运动发轫之处,就存在上述理论上的分歧,加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许多学生奔扑前线作战(其中有些死干战事。比如。为《罗辑研究》绵写概今及人名引得的 克莱门斯便死于战事,所以到目前为止,《罚辑研究》三卷单行木一直设有索引。),相寒尔 本人又受聘于弗赖堡大学 这样 ,哥廷根学派就此瓦解。慕尼黑学派一直在活动,但与胡塞 尔本人的现象学工作很少直接的联系了。 这两个学派中较重要的成员有:阿·赖纳赫(Reinach)、哈·贡拉特一马梯乌斯 (Gonrad--Martius)、马·盖格尔(M.Geiger),他们主要从事实在论的、或客观主义的描述 现象学的建设工作:另外还有阿:普凡德尔(Pfnder阿,韦茨格(W ,他们是这 时期的现象学中从事描 与 学工作的代表。舍粉(Max Scheler)和希尔德 布兰特(Dietrich Hildbrand)则是客观主义的现象学伦理学家。 胡塞尔到弗赖堡任教以后,身边又聚集了一批新的学生,其中有用现象学方法研究自然科学 和数学间题的贝克尔(Oskar Becker)、研究本体论与美学问题的波兰籍学生因加登(Roma ingarden)、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纳粹分子残杀于集中营的犹太女学生施泰恩(Edith Ste 改宗天主教后叫:Theresia Benedicta a Cruce)、创建了现象学的存在论海德格尔、以及胡塞 尔最重要的科研助手芬克(E·Fink)、兰德格里伯(Ludwig Landgrebe)。他们在现象学运 动中各有建树。与此同时,马堡大学的学生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则发展了现象 学解释学。在梅茵茨,冯克(Fuke)吸收现象学方法,建立了新的先验哲学。 1935年,有犹太血统的胡塞尔日益感到纳粹威胁。在此期间,他应朋友之邀,赴巴黎和布 拉格举行哲学演讲。在准备这些演讲的过程中,胡塞尔又一次对自己的现象学作了总结,并 准备写一部长卷专著,把他一生的现象学工作系统化起来:与此同时,他又提出了人生世界 发生论的思想,以补充过去工作的不足。这些讲演受到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哲学爱好者的热烈 欢迎。这些讲演加强了现象学在德国以外的欧美国家中己有的影响。 第二节法国现象学 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现象学在法国鲜为人知,只是在深受德语文化影响的阿尔萨斯 地区重归法国之后,通过该地区首府斯特垃堡大学基督教神学系教授赫林(Jean Hering)的 宣传,现象学才开始在法国“发迹”。赫林是胡塞尔的学生和朋友。在赫林的影响下,斯料 拉斯堡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法国现象学运动的中心。另外一些曾从学于胡塞尔、后 定居法国的外国移民,也为现象学的影响在法国的扩大做了不少工作, 如利维纳斯 (Emmanuel_Levinas)、考伊雷(Alexandre Koyre入、库夫叶(A.Kojeve)和居尔维茨(Georges Gurvitch)等。居尔维茨在1928一1930年开课介绍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的思想。 1930年来自立陶宛的莱维纳斯(Em s)发表了他的重要苦作《胡塞尔象学的 直觉理论》。这是在法国发表的第一部大部头我 象学专著。莱维纳斯后来 直是现象学运 中的重要思想家。但大多数法国哲学家首先接触的是舍勒的现象学。舍勒曾多次去法国讲学 (1924、1926、1928),他的著作也率先被译成法文在法国出版,并成为法国哲学家讨论的 对象。1929年胡塞尔在索尔邦(Sorbone)作《超验现象学导论》的讲演。这个讲演对法国 的方法系统化、完善化,同时又发展出了超验现象学理论,进而形成了现象学唯心主义系统 大纲,但这个体系并没有最终完成。他的学生们大都坚持《逻辑研究》的基本立场,很少有 接受胡塞尔后期理论的。 由于现象学运动发轫之处,就存在上述理论上的分歧,加之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许多学生奔赴前线作战(其中有些死于战事。比如,为《逻辑研究》编写概念及人名引得的 克莱门斯便死于战事,所以到目前为止,《逻辑研究》三卷单行本一直没有索引。),胡塞尔 本人又受聘于弗赖堡大学。这样,哥廷根学派就此瓦解。慕尼黑学派一直在活动,但与胡塞 尔本人的现象学工作很少直接的联系了。 这两个学派中较重要的成员有:阿·赖纳赫(Reinach)、哈·贡 拉特-马梯乌斯 (Gonrad-Martius)、马·盖格尔(M.Geiger),他们主要从事实在论的、或客观主义的描述 现象学的建设工作;另外还有阿·普凡德尔(Pfaender)、阿·韦茨格(Witzger),他们是这 一时期的现象学中从事描写心理学工作的代表。舍勒(Max Scheler)和希尔德布兰特(Dietrich Hildbrand)则是客观主义的现象学伦理学家。 胡塞尔到弗赖堡任教以后,身边又聚集了一批新的学生,其中有用现象学方法研究自然科学 和数学问题的贝克尔(Oskar Becker)、研究本体论与美学问题的波兰籍学生因加登(Roman Ingarden)、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纳粹分子残杀于集中营的犹太女学生施泰恩(Edith Stein, 改宗天主教后叫:Theresia Benedicta a Cruce)、创建了现象学的存在论海德格尔、以及胡塞 尔最重要的科研助手芬克(E·Fink)、兰德格里伯(Ludwig Landgrebe)。他们在现象学运 动中各有建树。与此同时,马堡大学的学生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则发展了现象 学解释学。在梅茵茨,冯克(Funke)吸收现象学方法,建立了新的先验哲学。 1935 年,有犹太血统的胡塞尔日益感到纳粹威胁。在此期间,他应朋友之邀,赴巴黎和布 拉格举行哲学演讲。在准备这些演讲的过程中,胡塞尔又一次对自己的现象学作了总结,并 准备写一部长卷专著,把他一生的现象学工作系统化起来;与此同时,他又提出了人生世界 发生论的思想,以补充过去工作的不足。这些讲演受到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哲学爱好者的热烈 欢迎。这些讲演加强了现象学在德国以外的欧美国家中已有的影响。 第二节法国现象学 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现象学在法国鲜为人知,只是在深受德语文化影响的阿尔萨斯 地区重归法国之后,通过该地区首府斯特垃堡大学基督教神学系教授赫林(Jean Hering)的 宣传,现象学才开始在法国“发迹”。赫林是胡塞尔的学生和朋友。在赫林的影响下,斯特 拉斯堡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法国现象学运动的中心。另外一些曾从学于胡塞尔、后 定居法国的外国移民,也为现象学的影响在法国的扩大做了不少工作,如利维纳斯 (Emmanuel_Levinas)、考伊雷(Alexandre Koyre)、库夫叶(A. Kojeve)和居尔维茨(Georges Gurvitch)等。居尔维茨在 1928-1930 年开课介绍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的思想。 1930 年来自立陶宛的莱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发表了他的重要著作《胡塞尔现象学的 直觉理论》。这是在法国发表的第一部大部头现象学专著。莱维纳斯后来一直是现象学运动 中的重要思想家。但大多数法国哲学家首先接触的是舍勒的现象学。舍勒曾多次去法国讲学 (1924、1926、1928),他的著作也率先被译成法文在法国出版,并成为法国哲学家讨论的 对象。1929 年胡塞尔在索尔邦(Sorbone)作《超验现象学导论》的讲演。这个讲演对法国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