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生物固氮的形式:自生固氮和共生固氮。其中共生固氮的效率高。豆科植物(三叶草 草木样、紫花蓿)300 600千克/公顷年。非豆科(赤杨属、杨梅属、仙人掌属 的固氮为 0千克/公顷年 4、生产应用:在绿地建植中,要适当培植一些共生固氮植物,适当进行根瘤菌接种。 5、根瘤菌要求土壤为中性,磷、镁、钼、锰含量较高的土壤。 三、菌根 内生菌根中最重要的是泡囊一分枝状菌根(VA菌根),属真菌类,是目前微生物肥料 中研究的热 菌根现象十分普遍,且没有严格的专一性,同种植物可被多种菌根菌感染,同一种菌根 菌也可以感染多种植物,对植物的生长环境有利,同时使用菌剂方便。 在园林生产中,对不良的士壤,使幼苗感染或接种菌根菌是非常必要的。方法:客土或 施用微生物肥料 四、园林土壤生物学性质的改良 对于园林土壤来讲,不良的生物学性质,包括生物活性(微生物所进行的各种生理活动 能力)低下,和有害生物过高两种情况。 生物活性低的原因,主要是有机质和矿质营养缺乏,另外还与土壤物理性质不良有关 改良的关键:增加有机质含量,另外使土壤疏松、良好的水气热状况也是必要的。另外 接种有益的微生物或施用微生 土壤有苦生物多,可引起严重的病虫苦。 方法:进行土壤消毒:对于绿地,在福种或移栽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可杀灭有害的病 原微生物、害虫和杂草种子。对于温室大棚。需年年消毒。 加何消毒:高温消毒和药物消毒 在士壤中埋设导管,将土壤密封好,通如热的蒸汽,温度在80-100度时。10分钟可完成 消毒 药物:福尔马林、溴甲烷、硫酰氟、硫酸亚铁等 第六节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一、是植物营养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含有极为丰富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供给植物的碳 素营养。 二、刺激根系的生长 腐殖质物质以很稀的浓度(10°一10)、以分子态进入到植物体,可刺激根系的发育, 促进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三、腐殖质可改善土壤的物理状况 促进士团粒结构的形成,是良好的士壤胶结剂 四、腐殖质具有高度保水、保肥能力 腐殖质是一种土壤胶体,有巨大的比表面积,有巨大的吸收代换能力。粘土颗粒的吸水 率为50%—60%。而腐殖质的吸水率为500%-600%. 五、离殖质具有络合作用 腐殖质能和磷、铁、铝离子形成络合物或整合物,避免难溶性磷酸盐的沉淀,提高有效 养分的数量 六、促进微生物的活动 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七、提高土壤温度的作用3、 生物固氮的形式:自生固氮和共生固氮。其中共生固氮的效率高。豆科植物(三叶草、 草木樨、紫花苜蓿)300——600千克/公顷.年。非豆科(赤杨属、杨梅属、仙人掌属) 的固氮为:50——400千克/公顷.年。 4、 生产应用:在绿地建植中,要适当培植一些共生固氮植物,适当进行根瘤菌接种。 5、 根瘤菌要求土壤为中性,磷、镁、钼、锰含量较高的土壤。 三、菌根 内生菌根中最重要的是泡囊—分枝状菌根(VA菌根),属真菌类,是目前微生物肥料 中研究的热点。 菌根现象十分普遍,且没有严格的专一性,同种植物可被多种菌根菌感染,同一种菌根 菌也可以感染多种植物,对植物的生长环境有利,同时使用菌剂方便。 在园林生产中,对不良的土壤,使幼苗感染或接种菌根菌是非常必要的。方法:客土或 施用微生物肥料 四、园林土壤生物学性质的改良 对于园林土壤来讲,不良的生物学性质,包括生物活性(微生物所进行的各种生理活动 能力)低下,和有害生物过高两种情况。 生物活性低的原因,主要是有机质和矿质营养缺乏,另外还与土壤物理性质不良有关。 改良的关键:增加有机质含量,另外使土壤疏松、良好的水气热状况也是必要的。另外, 接种有益的微生物或施用微生物肥料。 土壤有害生物多,可引起严重的病虫害。 方法:进行土壤消毒:对于绿地,在播种或移栽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可杀灭有害的病 原微生物、害虫和杂草种子。对于温室大棚。需年年消毒。 如何消毒:高温消毒和药物消毒。 在土壤中埋设导管,将土壤密封好,通如热的蒸汽,温度在80—100度时。10分钟可完成 消毒。 药物:福尔马林、溴甲烷、硫酰氟、硫酸亚铁等 第六节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一、是植物营养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含有极为丰富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供给植物的碳 素营养。 二、刺激根系的生长 腐殖质物质以很稀的浓度(10-6—10-3)、以分子态进入到植物体,可刺激根系的发育, 促进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三、腐殖质可改善土壤的物理状况 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是良好的土壤胶结剂。 四、腐殖质具有高度保水、保肥能力 腐殖质是一种土壤胶体,有巨大的比表面积,有巨大的吸收代换能力。粘土颗粒的吸水 率为 50%—60%。而腐殖质的吸水率为 500%—600%。 五、腐殖质具有络合作用 腐殖质能和磷、铁、铝离子形成络合物或螯合物,避免难溶性磷酸盐的沉淀,提高有效 养分的数量。 六、促进微生物的活动 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七、提高土壤温度的作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