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天煌教仪 www.tianhuang.cn THXZH-2型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 色水流线形态清晰可见,观察颜色水线的状态变化(稳定直线,稳定略弯曲,直线摆动,直线抖动, 断续,完全散开等)。然后逐渐开大节流阀F2-4,观察颜色水直线的变化,记录层流转变为紊流的 水力特征。待管中出现完全紊流后,再逐步关小节流阀F2-4,观察由紊流转变为层流的水力特征 (显色剂的流量也应根据节流阀℉2-4的开度大小相应调大或调小)。视回水箱2内颜色是否变红, 通过阀门12加入适量消色剂。 2.测定下临界雷诺数: 1)将阀F2-4打开,使管中呈完全紊流,再逐步关小节流阀使流量减小。当流量调节到 使颜色水在全管刚呈现出一条稳定直线时,即为下临界状态: 2)待管中出现临界状态时,用容积法测出流量: 3)测记恒压水箱内水温计读数(以备计算水的运动粘度V): 4)根据所测流量,计算出管中的平均流速,并根据所测的实验水温求出水的运动粘度, 代入公式Re.=Dd,求出下临界雷诺数Re,并与公认值(2320)》比较。若偏离过大,需重 测,重测次数不少于3次: 5)重测步骤与上述(1)~(4)的操作相同,根据重测数据再次计算Re.值,直到Re。的值 在2000~2300之间。 > 3.测定上临界雷诺数(上临界雷诺数无实际意义,仅掌握测定方法)。 逐渐开启节流阀F2-4,使管中水流由层流过渡到紊流,当颜色水线刚开始散开时,即 为上临界状态。测量此时管中的流量,计算管中的平均流速。并根据恒压水箱水温表的读数计 算水的运动粘度,由公式Re!= 一求出上临界雷诺数。测定上临界雷诺数1~2次。 4.实验结束后断开电源,整理实验台,长时间不使用时,请将各容器内的物料放干净。 五、注意事项 1.每调节阀门一次,均需等待稳定5分钟: 2.关小阀门过程中,只许渐小,不许开大: 3.颜色水由氢氧化钠水溶液和酚酞配比而成,因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使用时请注 意安全,如皮肤接触到,请用大量清水冲洗: 4.随出水流量减小,应适当调小进水节流阀F24的开度,以减小溢流量引发的扰动。 六、实验数据记录 1.记录有关实验装置参数,测记有关实验数据: 水温=(℃),圆管液体流动公认下的临界雷诺数Re=2320: 1+0.03371+0.00221F×10(m21s).(注:也可查表) 0.01775 运动粘度V= 2.整理、记录实验数据,填写到附表一内,如表1所示,以备后续调用。 天煌科技 -6- 天煌教仪THXZH-2 型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 天煌科技 - 6 - 天煌教仪 色水流线形态清晰可见,观察颜色水线的状态变化(稳定直线,稳定略弯曲,直线摆动,直线抖动, 断续,完全散开等)。然后逐渐开大节流阀 F2-4,观察颜色水直线的变化,记录层流转变为紊流的 水力特征。待管中出现完全紊流后,再逐步关小节流阀 F2-4,观察由紊流转变为层流的水力特征 (显色剂的流量也应根据节流阀 F2-4 的开度大小相应调大或调小) 。视回水箱 2 内颜色是否变红, 通过阀门 12 加入适量消色剂。 2.测定下临界雷诺数: 1)将阀 F2-4 打开,使管中呈完全紊流,再逐步关小节流阀使流量减小。当流量调节到 使颜色水在全管刚呈现出一条稳定直线时,即为下临界状态; 2)待管中出现临界状态时,用容积法测出流量; 3)测记恒压水箱内水温计读数(以备计算水的运动粘度ν); 4)根据所测流量,计算出管中的平均流速,并根据所测的实验水温求出水的运动粘度, 代入公式 c c d Re    ,求出下临界雷诺数 Rec,并与公认值(2320)比较。若偏离过大,需重 测,重测次数不少于 3 次; 5)重测步骤与上述(1)~(4)的操作相同,根据重测数据再次计算 R c e 值,直到 R c e 的值 在 2000~2300 之间。 3.测定上临界雷诺数 (上临界雷诺数无实际意义,仅掌握测定方法)。 逐渐开启节流阀 F2-4,使管中水流由层流过渡到紊流,当颜色水线刚开始散开时,即 为上临界状态。测量此时管中的流量,计算管中的平均流速。并根据恒压水箱水温表的读数计 算水的运动粘度,由公式 / / / Re   dc c  求出上临界雷诺数。测定上临界雷诺数 1~2 次。 4.实验结束后断开电源,整理实验台,长时间不使用时,请将各容器内的物料放干净。 五、注意事项 1.每调节阀门一次,均需等待稳定 5 分钟; 2.关小阀门过程中,只许渐小,不许开大; 3.颜色水由氢氧化钠水溶液和酚酞配比而成,因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使用时请注 意安全,如皮肤接触到,请用大量清水冲洗; 4.随出水流量减小,应适当调小进水节流阀 F2-4 的开度,以减小溢流量引发的扰动。 六、实验数据记录 1.记录有关实验装置参数,测记有关实验数据: 水温 t= (℃),圆管液体流动公认下的临界雷诺数 Rec=2320; 运动粘度 4 2 0.01775 10 1 0.0337t 0.000221t       ( m / s 2 )。(注:也可查表) 2.整理、记录实验数据,填写到附表一内,如表 1 所示,以备后续调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