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微观经济学案例:燃油税幕后利益博弈:中国逼近10元1升油价时代 8月29日创下每桶70.80美元纪录之后,第二天又提高至每桶70.85美元。于是,眼看着“年 底可能达到70美元”的预测已经提前“达标”,人们越来越相信油价“突破100美元”的说 法不再是天方夜谭了。原来那些并不关心什么纽约石油期货价格、北海布伦特原油的人们 也开始关心起每天的国际油价了。 频繁的油价调整,使人们产生了很强的心理预期:油价还会上涨。在北京一家律师事务 所工作的孟女士是一年多前买的车,当时93号汽油的价格是每升3.2元,目前价格已升至 4.26元,整整涨了1元多,这样她每月的用油支出就多出来近200元。“照这样的幅度涨下 去,真是有点吃不消了。”孟女士对本刊记者说,“有专家说价格还要与国际接轨,还说香港 的油价是12港元。你说这心里能不慌吗?” 而就在国内油荒蔓延的同时,一则石油出口大幅增加的消息则让人们更加群情激愤,舆 论的焦点直指国内石油巨头中石油和中石化,甚至有评论称两个石油寡头人为制造或者放纵 油荒,以此要挟国家发改委大幅提高成品油价格,甚至争夺“定价权”。 “很显然,这是一场博弈。”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安全专家富桂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 说,“目前的焦点已集中在油品价格形成机制上。” 据富桂教授介绍,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在1998年和2001年两次改革方案的 基础上形成的,国家发改委参照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市场前一个月成交价格(简称三地 率),当“三地率”波动超过8%时,就相应调整国内零售基准价。这种单一而僵硬的定价方 式有很多缺点,前几年石油巨头正是利用这种定价机制赚取了超额利润,并借机强化了自己 的垄断地位,而目前的“价格倒挂”、油荒和投机现象也都与这种定价机制有关。 也许很多人并不了解,去年香港联交所的盈利“冠军”是来自大陆的企业一中石油。 据本刊记者查阅到的中石油营运资料显示,2004年度该公司营业收入为3886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竟达到1029亿元人民币,堪称暴利。这一盈利水平一举将香港股市老牌利润冠军汇丰 银行拉下马。而8月24日的一则消息更是给人们愤怒的情绪火上浇油,当天中石油宣布今年 上半年净利润为616.24亿元人民币,增长达36.1%。海外股东们得到的那些真金白银可都是 国内消费者忍受垄断之苦换来的。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垄断了从石油开采、加工 到成品油销售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产业。正是这样的体制造就了石油巨无霸“唯我独尊”。 所以面对油荒,以及两大巨头所说的“用油高峰”、“台风影响”等原因,人们的心态无 法再保持平衡了。既然国家赋予你控制经营的特权,享有垄断利润的甜头,就应该在油价出 现波动的情况下保持平稳并确保持续供给,起到维持经济稳定、确保国家安全的作用,而不 是孩子气地来个什么油荒让大家恐慌心惊 据了解,8月13日,一个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集,相关部门 和企业官员以及专家学者出席的高规格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心议题就是制订石油市场改革的 方案。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就会看到一些改革措施的出台 燃油税十年难磨一剑 在油荒肆虐的同时,一则燃油税的税率“最终达到100%”的消息更是让人们绷紧了神经。 人们很容易算出来,在油价冲破5元已指日可待的情况下,100%的税率意味着几年前专家所 预测的中国将进入“十元一升”高油价时代的预言并不是那么离谱 国人对于燃油税可说是并不陌生,每年媒体都会炒作一番的“燃油税将择机出台”的消 息让大家甚至有些麻木了。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介绍,开征燃油税的动议,早在1994 年就正式提出来了。1997年,全国人大通过《公路法》,首次提出以“燃油附加费”替代养 路费等。当时燃油税是新一届政府作为税费改革的突破口提出来的,1998年10月,国务院 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公路法修正案草案里,将“燃油附加费”改为“燃油税”。由于各界意见 分歧较大,全国人大曾经两次否决了这个议案。经过多方协调,当1999年10月31日,《公微观经济学案例:燃油税幕后利益博弈:中国逼近 10 元 1 升油价时代 8 月 29 日创下每桶 70.80 美元纪录之后,第二天又提高至每桶 70.85 美元。于是,眼看着“年 底可能达到 70 美元”的预测已经提前“达标”,人们越来越相信油价“突破 100 美元”的说 法不再是天方夜谭了。原来那些并不关心什么纽约石油期货价格、北海布伦特原油的人们, 也开始关心起每天的国际油价了。 频繁的油价调整,使人们产生了很强的心理预期:油价还会上涨。在北京一家律师事务 所工作的孟女士是一年多前买的车,当时 93 号汽油的价格是每升 3.2 元,目前价格已升至 4.26 元,整整涨了 1 元多,这样她每月的用油支出就多出来近 200 元。“照这样的幅度涨下 去,真是有点吃不消了。”孟女士对本刊记者说,“有专家说价格还要与国际接轨,还说香港 的油价是 12 港元。你说这心里能不慌吗?” 而就在国内油荒蔓延的同时,一则石油出口大幅增加的消息则让人们更加群情激愤,舆 论的焦点直指国内石油巨头中石油和中石化,甚至有评论称两个石油寡头人为制造或者放纵 油荒,以此要挟国家发改委大幅提高成品油价格,甚至争夺“定价权”。 “很显然,这是一场博弈。”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安全专家富桂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 说,“目前的焦点已集中在油品价格形成机制上。” 据富桂教授介绍,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在 1998 年和 2001 年两次改革方案的 基础上形成的,国家发改委参照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市场前一个月成交价格(简称三地 率),当“三地率”波动超过 8%时,就相应调整国内零售基准价。这种单一而僵硬的定价方 式有很多缺点,前几年石油巨头正是利用这种定价机制赚取了超额利润,并借机强化了自己 的垄断地位,而目前的“价格倒挂”、油荒和投机现象也都与这种定价机制有关。 也许很多人并不了解,去年香港联交所的盈利“冠军”是来自大陆的企业——中石油。 据本刊记者查阅到的中石油营运资料显示,2004 年度该公司营业收入为 3886 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竟达到 1029 亿元人民币,堪称暴利。这一盈利水平一举将香港股市老牌利润冠军汇丰 银行拉下马。而 8 月 24 日的一则消息更是给人们愤怒的情绪火上浇油,当天中石油宣布今年 上半年净利润为 616.24 亿元人民币,增长达 36.1%。海外股东们得到的那些真金白银可都是 国内消费者忍受垄断之苦换来的。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垄断了从石油开采、加工 到成品油销售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产业。正是这样的体制造就了石油巨无霸“唯我独尊”。 所以面对油荒,以及两大巨头所说的“用油高峰”、“台风影响”等原因,人们的心态无 法再保持平衡了。既然国家赋予你控制经营的特权,享有垄断利润的甜头,就应该在油价出 现波动的情况下保持平稳并确保持续供给,起到维持经济稳定、确保国家安全的作用,而不 是孩子气地来个什么油荒让大家恐慌心惊。 据了解,8 月 13 日,一个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集,相关部门 和企业官员以及专家学者出席的高规格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心议题就是制订石油市场改革的 方案。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就会看到一些改革措施的出台。 二、燃油税十年难磨一剑 在油荒肆虐的同时,一则燃油税的税率“最终达到 100%”的消息更是让人们绷紧了神经。 人们很容易算出来,在油价冲破 5 元已指日可待的情况下,100%的税率意味着几年前专家所 预测的中国将进入“十元一升”高油价时代的预言并不是那么离谱。 国人对于燃油税可说是并不陌生,每年媒体都会炒作一番的“燃油税将择机出台”的消 息让大家甚至有些麻木了。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介绍,开征燃油税的动议,早在 1994 年就正式提出来了。1997 年,全国人大通过《公路法》,首次提出以“燃油附加费”替代养 路费等。当时燃油税是新一届政府作为税费改革的突破口提出来的,1998 年 10 月,国务院 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公路法修正案草案里,将“燃油附加费”改为“燃油税”。由于各界意见 分歧较大,全国人大曾经两次否决了这个议案。经过多方协调,当 1999 年 10 月 31 日,《公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