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十四章新诗(二) 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 )中国诗歌会是左联所属的诗歌团体,其特点:一是及时反映时代重大事件,表现工 农生活及革命斗争,注重宣传鼓动作用,追求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和刚健壮阔的力之美; 是强调诗的意识形态化,表现集体的“大我”;三是摹仿现实,追求“歌谣化”,试图使诗 成为“群体听觉艺术”。这一诗派的创作适应那个慷慨悲歌时代的要求,扩大了诗的表现领 域,扩展了新诗的美学风格,缺失是容易忽视诗歌本身的艺术特质和创作个性,成为宣传的 传声筒。可以联系殷夫和蒲风的诗作来理解这一诗派的得失。此外, 应关注同样关心现实和底层人民苦难,却在艺术上与新月派血脉相通的诗人臧克家,着 重体味其诗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与“苦吟”的特色 后期新月派的创作 (2)应大致了解新月派前后期的划分及联系。后期新月派的“旗帜”仍是徐志摩。关于 徐志摩,也可以主要放到前一个十年去讲,这里再稍加提及。还应了解后期新月派如何针对 左翼文坛(主要是中国诗歌会)而表现出脱离现实的、贵族化的“纯诗”立场。从陈梦家等诗 人作品中看到这一派诗人那种“诚实表现自己渺小的一掬情感”的精神危机,也看到他们在 诗艺上力图超越前期新月派,而重新转向探索“本质纯正”自由诗的努力。十四行诗的输入 与试写,也是这一诗派值得注意的成绩。 三、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3)此为本章的重点。首先,作为知识点应该了解的有:《现代》杂志的创刊与“现代派” 诗的关联、《汉园集》诗人和何其芳诗作、林庚对新的诗歌格律的探求,等等。其次,应着 重评析这一诗派在诗歌艺术上对现代性的追求。可参照施蛰存的分析,注意这一派对“现代 生活”的“现代(感受)情绪”,以及“现代辞藻(语言)”所决定的“现代诗形”这两个方面 应当从“新诗谱系”中找到这一派与早期象征诗派的渊源关系。他们在30年代重倡“诗的 散文化”,不过不是追求“非诗化”与“平民化”,而是坚持“纯诗”观念。他们显然又在 定程度上回归中国传统诗歌主流。这是本章的难点。废名曾评介这一诗派,说它们的内容是 诗的,形式则是散文的。不妨用此作为一个对现代派诗的观测点 (4)理解现代派诗应当与分析其代表性诗人诗作紧密结合起来。评析戴望舒和卞之琳 也是重点。戴望舒的《雨巷》无疑是应第十四章 新诗(二) 一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 (1)中国诗歌会是左联所属的诗歌团体,其特点:一是及时反映时代重大事件,表现工 农生活及革命斗争,注重宣传鼓动作用,追求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和刚健壮阔的力之美; 二是强调诗的意识形态化,表现集体的“大我”;三是摹仿现实,追求“歌谣化”,试图使诗 成为“群体听觉艺术”。这一诗派的创作适应那个慷慨悲歌时代的要求,扩大了诗的表现领 域,扩展了新诗的美学风格,缺失是容易忽视诗歌本身的艺术特质和创作个性,成为宣传的 传声筒。可以联系殷夫和蒲风的诗作来理解这一诗派的得失。此外, 应关注同样关心现实和底层人民苦难,却在艺术上与新月派血脉相通的诗人臧克家,着 重体味其诗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与“苦吟”的特色。 二、后期新月派的创作 (2)应大致了解新月派前后期的划分及联系。后期新月派的“旗帜”仍是徐志摩。关于 徐志摩,也可以主要放到前一个十年去讲,这里再稍加提及。还应了解后期新月派如何针对 左翼文坛(主要是中国诗歌会)而表现出脱离现实的、贵族化的“纯诗”立场。从陈梦家等诗 人作品中看到这一派诗人那种“诚实表现自己渺小的一掬情感”的精神危机,也看到他们在 诗艺上力图超越前期新月派,而重新转向探索“本质纯正”自由诗的努力。十四行诗的输入 与试写,也是这一诗派值得注意的成绩。 三、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3)此为本章的重点。首先,作为知识点应该了解的有:《现代》杂志的创刊与“现代派” 诗的关联、《汉园集》诗人和何其芳诗作、林庚对新的诗歌格律的探求,等等。其次,应着 重评析这一诗派在诗歌艺术上对现代性的追求。可参照施蛰存的分析,注意这一派对“现代 生活”的“现代(感受)情绪”,以及“现代辞藻(语言)”所决定的“现代诗形”这两个方面。 应当从“新诗谱系”中找到这一派与早期象征诗派的渊源关系。他们在 30 年代重倡“诗的 散文化”,不过不是追求“非诗化”与“平民化”,而是坚持“纯诗”观念。他们显然又在一 定程度上回归中国传统诗歌主流。这是本章的难点。废名曾评介这一诗派,说它们的内容是 诗的,形式则是散文的。不妨用此作为一个对现代派诗的观测点。 (4)理解现代派诗应当与分析其代表性诗人诗作紧密结合起来。评析戴望舒和卞之琳, 也是重点。戴望舒的《雨巷》无疑是应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