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降水入渗补给量不完全反映在潜水面的上升中,而有一部分水从水平方向排泄掉了,则会导 致计算的降水入渗系数值偏小。如果是承压水,水位的上升不是由于当地水量的增加,而是 由于压力的变化,以上情况本方法不适用 2.回归分析法确定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根据降水量和地下水的排泄量的系列资料,可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估算降水入渗补给量, 从而可以确定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地下水的排泄量(主要指水平排泄,不包括潜水蒸发等垂直排泄)对于降水量存在时间 滞后,用地下水的排泄量来代表同期的降水入渗补给量是错误的。但只要有地下水排泄量(河 流基流量、矿坑排水量、泉流量等)的系列资料和降水量的系列资料,用逐步回归分析法求 出各时段降水量对于地下水排泄量的贡献,可以大致估算出降水入渗补给量。 以当月的降水量和前几个月的降水量为自变量,共有n+1个自变量x0,x1,x2, xn。自变量可适当取多一些。地下水排泄量为因变量y。根据引入变量的数目和样本的大 小,算出自由度f和f2。给定显著水平a,查表得到临界的F检验值F,然后进行逐步 回归计算。如果算得的F值大于F,则认为这一自变量的影响是重要的,引入回归方程。 否则予以剔除。最后得到的方程只包含对因变量y影响显著的1+1个自变量xn,x1, ,x,即对地下水排泄量影响不大的月份的降水量不引入回归方程。最后得到的 回归方程如下 y=a,+bx,+bx_+b2x 式中x0 ,x1-对地下水排泄量有显著影响的/+1个月的降水量 a。,b,b,…,b-回归系数 考虑到入渗的机制,只有当降水量大于临界降水量P后,才能产生入渗。可对作为自 变量的降水量减去某一常数后,再进行回归计算。如再考虑到雨型的影响,可对七、八月份 等有暴雨月份的自变量再乘以某一系数 3水文分割法确定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1)基本原理 该方法适用于无地下水动态资料,而有河流水文站流量资料的山丘区。 干旱地区流域的流量过程线峰形尖瘦,洪水几乎全部都是地表径流,雨强唱成为影响产 流的第一位因素:湿润地区流域的流量过程线峰形平缓,洪水中地下径流的比重相当大,雨 量是决定径流深度的第一位因素。一般讲,干旱地区以超渗产流为主,湿润地区以蓄满产流 为主 在湿润或半湿润地区,包气带含水量一般那较高,下部常年保持田间持水量,仅在地表 附近几十厘米范围内,由于蒸发,含水量经常变化,常低于田间持水量。若以标记达到 田间持水量时的单位面积的包气带柱体所含水量(以mm计),以v标记某一时刻包气带 柱体实际所含的水量(以mm计),则(wm-1)就是包气带的缺水量。当流域上发生降雨时, 雨量补足包气带缺水量之后全部形成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这种产流方式称蓄满 产流。可将上述关系写成水量平衡式 (wm-W)=R+R=R (6-43) 式中P—一降雨量(mm)降水入渗补给量不完全反映在潜水面的上升中,而有一部分水从水平方向排泄掉了,则会导 致计算的降水入渗系数值偏小。如果是承压水,水位的上升不是由于当地水量的增加,而是 由于压力的变化,以上情况本方法不适用。 2.回归分析法确定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根据降水量和地下水的排泄量的系列资料,可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估算降水入渗补给量, 从而可以确定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地下水的排泄量(主要指水平排泄,不包括潜水蒸发等垂直排泄)对于降水量存在时间 滞后,用地下水的排泄量来代表同期的降水入渗补给量是错误的。但只要有地下水排泄量(河 流基流量、矿坑排水量、泉流量等)的系列资料和降水量的系列资料,用逐步回归分析法求 出各时段降水量对于地下水排泄量的贡献,可以大致估算出降水入渗补给量。 以当月的降水量和前几个月的降水量为自变量,共有 n+1 个自变量 0 x , −1 x , −2 x ,…, n x− 。自变量可适当取多一些。地下水排泄量为因变量 y 。根据引入变量的数目和样本的大 小,算出自由度 1 f 和 2 f 。给定显著水平  ,查表得到临界的 F 检验值 F ,然后进行逐步 回归计算。如果算得的 F 值大于 F ,则认为这一自变量的影响是重要的,引入回归方程。 否则予以剔除。最后得到的方程只包含对因变量 y 影响显著的 l +1 个自变量 0 x , −1 x , −2 x ,…, l x− ,即对地下水排泄量影响不大的月份的降水量不引入回归方程。最后得到的 回归方程如下: o o o l l y a b x b x b x b x = + + 1 −1 + 2 −2 ++ − (6-42) 式中 0 x , −1 x , −2 x ,…, l x− —对地下水排泄量有显著影响的 l +1 个月的降水量; o a , o b , 1 b ,…, l b —回归系数 考虑到入渗的机制,只有当降水量大于临界降水量 Po 后,才能产生入渗。可对作为自 变量的降水量减去某一常数后,再进行回归计算。如再考虑到雨型的影响,可对七、八月份 等有暴雨月份的自变量再乘以某一系数。 3.水文分割法确定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1)基本原理 该方法适用于无地下水动态资料,而有河流水文站流量资料的山丘区。 干旱地区流域的流量过程线峰形尖瘦,洪水几乎全部都是地表径流,雨强唱成为影响产 流的第一位因素;湿润地区流域的流量过程线峰形平缓,洪水中地下径流的比重相当大,雨 量是决定径流深度的第一位因素。一般讲,干旱地区以超渗产流为主,湿润地区以蓄满产流 为主。 在湿润或半湿润地区,包气带含水量一般那较高,下部常年保持田间持水量,仅在地表 附近几十厘米范围内,由于蒸发,含水量经常变化,常低于田间持水量。若以 wm 标记达到 田间持水量时的单位面积的包气带柱体所含水量(以 mm 计),以 w0 标记某一时刻包气带 柱体实际所含的水量(以 mm 计),则( wm - w0 )就是包气带的缺水量。当流域上发生降雨时, 雨量补足包气带缺水量之后全部形成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这种产流方式称蓄满 产流。可将上述关系写成水量平衡式 P − (wm − wo ) = Rs + Rg = R (6-43) 式中 P ——降雨量(mm);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