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64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2卷 由表4可知:加入T元素后合金的击穿电位略 10 有降低,且其自腐蚀电流升高,说明加入T元素会 对合金在%三氯化铁溶液中的耐点蚀能力有所削 10 弱;而含Fe元素的N合金的击穿电位升高,自腐蚀 10 电流降低,说明Fe元素对N厂CrMo一Cu合金的耐 10- -3条Cu 3%C-1%Ti 点蚀能力有所增强, 10 3%C-3%Fe-1%Ti 图5为进一步以近年采用的循环伏安法0-山 1065 在3.%NaC中通过自钝化区正向扫描到较高电 0.5 1.0 1.5 2.0 电压W 位以使合金的钝态局部被破坏,然后再反向扫描使 其重新钝化,测得的N合金的循环极化曲线,更细 图4三种实验N基合金在%三氯化铁溶液中的极化曲线 致地评价实验合金的耐点蚀性能,从图上得到的特 Fig 4 Polarization curves of thre kinds of tested nickelbase allbys 征值列入表5. n 6%ferric chbrile 表4三种实验N基合金在%三氯化铁溶液中的极化曲线特征值 Table 4 Characteristic vales of the anodic polarization curves of three kinds of tested nickelbase alloys in 6 ferric chborile 合金 Econ N 4N1 4N-1 Bp A ir(A…m-2) E mV 3%Cu 0.3216 7.477 4.084 12760 29.47 0.8739 3%Cu-1%Ti 0.3053 8.064 3.140 10546.6 36.79 0.8640 3%Cu-3%Fe-1%Ti 0.3541 7.215 3.924 21384 18.25 0.9131 10- 在N厂Cr Mo-Cu合金中单一加入Ti元素后合金的 10 耐点蚀能力会下降,而进一步再加入Fe元素后,合 金的耐点蚀能力反而提高 白10 4讨论 10 -3%Cn 由于T与C的亲合力大于C与C的亲合力, 3%C-1%T 109 高温时能形成稳定的T汇从而降低了N一CrMo 3%C-3%Fc-1%Ti 0.2 0 020.40.6081.0 Cu合金中的固溶碳量,使C的碳化物难以析出,确 电压N 保了实验合金奥氏体中高C含量,使其具有更为优 越的抗晶间腐蚀性能,Fε的标准电极电位较低 图5三种实验N基合金的循环极化曲线 Fig 5 Cimular polarization curves of three kinds of tested nickel (一0.44V),%Fe的加入降低了N合金的电化学 base alloys 稳定性,也使晶界区域处于更活泼的状态;而且Fe 表5三种实验V基合金在点蚀溶液中循环极化曲线的特征值 与C的亲合力较低,Fe不能像TiNb那样起固定C Table 5 Characteristic vahes of the ciru lar polarization curves of three 的作用,不能阻止C3C的沉淀而使晶界附近贫 kinds of tested nickel base alloys Cr此外在晶界还有可能有FcC(o相)析出.这些 点蚀电位, 保护电位, (E-E)/ 都会引起晶界区发生贫铬的腐蚀,所以添加F后合 合金 EN E。N 金的耐晶间腐蚀能力有所下降(如图2和图3表1 3%Cu 0.9103 0.8343 0.0760 和表2所示) Cu-1%Ti 0.9000 0.8166 0.0834 T的加入会形成TC和TN等夹杂,如图6(b) 3%Cm-3%Fe-1%Ti0.9380 0.9367 0.0013 所示的四边形、菱形的TN夹杂物(光镜下呈橘黄 色),它们常常成为点蚀源,所以使合金的耐点蚀能 从表5可以看出,三种合金的孔蚀电位由高到 力有所下降.从金相组织图1可知,添加Fe的合金 低,以及E一E,差值由小到大的顺序都依次为% 与其他两种合金相比,其金相组织变得均匀、等轴性 Cu-%Fe-1%Ti3%Cu和3%Cu-1%Ti所以 好,因此也有利于其耐点蚀能力的提高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32卷 图 4 三种实验 Ni基合金在 6%三氯化铁溶液中的极化曲线 Fig.4 Polarizationcurvesofthreekindsoftestednickel-basealloys in6% ferricchloride 由表 4可知:加入 Ti元素后合金的击穿电位略 有降低‚且其自腐蚀电流升高‚说明加入 Ti元素会 对合金在 6%三氯化铁溶液中的耐点蚀能力有所削 弱;而含 Fe元素的 Ni合金的击穿电位升高‚自腐蚀 电流降低‚说明 Fe元素对 Ni--Cr--Mo--Cu合金的耐 点蚀能力有所增强. 图 5为进一步以近年采用的循环伏安法 [10--11] 在 3∙5% NaCl中通过自钝化区正向扫描到较高电 位以使合金的钝态局部被破坏‚然后再反向扫描使 其重新钝化‚测得的 Ni合金的循环极化曲线‚更细 致地评价实验合金的耐点蚀性能.从图上得到的特 征值列入表 5. 表 4 三种实验 Ni基合金在 6%三氯化铁溶液中的极化曲线特征值 Table4 Characteristicvaluesoftheanodicpolarizationcurvesofthreekindsoftestednickel-basealloysin6% ferricchloride 合金 Ecorr/V bc/V—1 ba/V—1 RP/Ω icorr/(μA·cm—2) Eb/mV 3% Cu 0∙3216 7∙477 4∙084 12760 29∙47 0∙8739 3% Cu--1% Ti 0∙3053 8∙064 3∙140 10546∙6 36∙79 0∙8640 3% Cu--3% Fe--1% Ti 0∙3541 7∙215 3∙924 21384 18∙25 0∙9131 图 5 三种实验 Ni基合金的循环极化曲线 Fig.5 Circularpolarizationcurvesofthreekindsoftestednickel- basealloys 表 5 三种实验 Ni基合金在点蚀溶液中循环极化曲线的特征值 Table5 Characteristicvaluesofthecircularpolarizationcurvesofthree kindsoftestednickel-basealloys 合金 点蚀电位‚ Eb/V 保护电位‚ Ep/V (Eb—Ep)/ V 3% Cu 0∙9103 0∙8343 0∙0760 3% Cu--1% Ti 0∙9000 0∙8166 0∙0834 3% Cu--3% Fe--1% Ti 0∙9380 0∙9367 0∙0013 从表 5可以看出‚三种合金的孔蚀电位由高到 低‚以及 Eb—Ep差值由小到大的顺序都依次为 3% Cu--3% Fe--1% Ti、3% Cu和 3% Cu--1% Ti‚所以 在 Ni--Cr--Mo--Cu合金中单一加入 Ti元素后合金的 耐点蚀能力会下降‚而进一步再加入 Fe元素后‚合 金的耐点蚀能力反而提高. 4 讨论 由于 Ti与 C的亲合力大于 Cr与 C的亲合力‚ 高温时能形成稳定的 TiC‚从而降低了 Ni--Cr--Mo-- Cu合金中的固溶碳量‚使 Cr的碳化物难以析出‚确 保了实验合金奥氏体中高 Cr含量‚使其具有更为优 越的抗晶间腐蚀性能.Fe的标准电极电位较低 (—0∙44V)‚3% Fe的加入降低了 Ni合金的电化学 稳定性‚也使晶界区域处于更活泼的状态;而且 Fe 与 C的亲合力较低‚Fe不能像 Ti、Nb那样起固定 C 的作用‚不能阻止 Cr23C6 的沉淀而使晶界附近贫 Cr‚此外在晶界还有可能有 FeCr(σ相 )析出.这些 都会引起晶界区发生贫铬的腐蚀‚所以添加 Fe后合 金的耐晶间腐蚀能力有所下降 (如图 2和图 3、表 1 和表 2所示 ). Ti的加入会形成 TiC和 TiN等夹杂‚如图 6(b) 所示的四边形、菱形的 TiN夹杂物 (光镜下呈橘黄 色 )‚它们常常成为点蚀源‚所以使合金的耐点蚀能 力有所下降.从金相组织图 1可知‚添加 Fe的合金 与其他两种合金相比‚其金相组织变得均匀、等轴性 好‚因此也有利于其耐点蚀能力的提高. ·46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