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林颖等:高锰钢高速冲击时剪切区TP行为的准原位分析 ·709· 代表点阵常数),使得奥氏体转变成六方马氏体的, 分力大小.假设滑移和李生开动的临界分切应力相 因此可近似的通过比较在孪生方向上的力的大小确 同,通过比较最大的滑移和孪生的分力,即可判断该 定哪个晶粒优先相变.晶粒受到外界应力作用时, 取向晶粒更易于滑移还是更易于孪生(相变). 会发生滑移变形,若滑移受阻,将发生孪生.因此可 以变形后样品左侧一区域为例,如图9所示 近似通过比较滑移和孪生的难易来解释不同取向晶 因为区域较小,因此可近似认为整个区域受力情况 粒相变程度的差异.面心立方结构的滑移系为 相同.根据有限元模拟,这些晶粒所在位置受σx、 {11}110),李生系为{111}112).根据有限元 σ.o=三个力的作用,提取其受力条件如图9(c), 模拟结果,可提取某一微区的平均受力条件,从而得 即可获得其应力张量矩阵Go=2820258:000: 出该受力条件下的应力张量矩阵,再结合晶粒取向, 2580-975],为简化处理,将该矩阵处理为G= 计算出该晶粒在此受力条件下最大的滑移和李生的 0.2900.26:000:0.260-1] 7.=258MP 77 .=282MP o_=-975 MPa 100 Hm 图9变形后样品左侧一区域相分布(a)、取向分布(b)及受力情况(c) Fig.9 Phase distribution (a),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b),and stress state (c)of an area on the left side of sample after deformation 表3为计算后各个晶粒的滑移和孪生分力值. 度大,19号晶粒相变程度小.原因是12号晶粒尺寸 从孪生与滑移分力的比值看,12和19号晶粒均具 大,切变时受周围晶粒影响较小;而19号晶粒为长 有发生马氏体相变的优势(孪生分力大于滑移),但 条状,其两侧18和22号晶粒孪生分力小,切变困 从奥氏体体积分数的减小量来看,12号晶粒相变程 难,因此会阻碍19号晶粒的相变. 表3图9中各品粒滑移和李生分力大小 Table 3 Shear stress of slip and twinning in each grain in Fig.9 品粒取向欧拉角 最大与次大滑移 最大与次大李生 最大李生分力与 奥氏体的减少量/ 品粒编号 (p1,,92) 分力之比 分力之比 最大滑移分力之比 % 10 178.8,127.6,45.3 0.5439/0.4545 0.3656/0.2614 0.6722 -33.17 11 223.6,111.1,94.2 0.6252/0.6062 0.6146/0.6007 0.9830 -0.36 12 167.2,81.8,256.3 0.626610.5657 0.6441/0.5562 1.0279 -69.16 13 207.7,127.9,89.5 0.6801/0.4912 0.54071/0.3698 0.7950 -85.39 公 230.9,86.1,141.4 0.6624/0.4367 0.5514/0.3853 0.8324 -0.27 18 211.6,109.5,122.5 0.5775/0.4160 0.4267/0.1973 0.7389 -14.69 19 208.8,82.9,180.0 0.6211/0.5449 0.6668/0.4651 1.0736 -7.05 22 149.6,117.3,329.6 0.6478/0.4783 0.4719/0.3876 0.7285 -0.50 此外,从孪生与滑移分力的比值看,13号晶粒 [-0.2400.45;000;0.450-1].表4为计算后 并不具有相变优势,但相变程度最大,原因是与其相 各个晶粒的滑移和孪生分力值.35号晶粒与其他 邻的12号晶粒相变厉害,切变沿着剪切带方向传 晶粒相比,孪生的分力最大,但最终奥氏体含量反而 递,而且13号晶粒带有尖角,应力集中难以释放,导 增加了,说明由于取向转动,这个晶粒在这一层截面 致13号晶粒相变厉害. 上相变受到阻碍.虽然其孪生分力大于滑移,但是 同理,图10为变形后样品右侧一区域,该区域 其最大和次大的孪生分力相差不大,这导致在这两 应力张量矩阵Go=[-1450271;000;2710 个方向孪生互相竞争,反而不易相变,Eskandari -600],为简化处理,将该矩阵处理为G。= 等的研究中也发现过同样的现象.林 颖等: 高锰钢高速冲击时剪切区 TRIP 行为的准原位分析 代表点阵常数) ,使得奥氏体转变成六方马氏体[25], 因此可近似的通过比较在孪生方向上的力的大小确 定哪个晶粒优先相变. 晶粒受到外界应力作用时, 会发生滑移变形,若滑移受阻,将发生孪生. 因此可 近似通过比较滑移和孪生的难易来解释不同取向晶 粒相变程度的差异. 面心立方结构的滑移系为 { 111} 〈1 10〉,孪生系为{ 111} 〈11 2〉. 根据有限元 模拟结果,可提取某一微区的平均受力条件,从而得 出该受力条件下的应力张量矩阵,再结合晶粒取向, 计算出该晶粒在此受力条件下最大的滑移和孪生的 分力大小. 假设滑移和孪生开动的临界分切应力相 同,通过比较最大的滑移和孪生的分力,即可判断该 取向晶粒更易于滑移还是更易于孪生( 相变) . 以变形后样品左侧一区域为例,如图 9 所示. 因为区域较小,因此可近似认为整个区域受力情况 相同. 根据有限元模拟,这些晶粒所在位置受 σxx、 σxz、σzz三个力的作用,提取其受力条件如图 9( c) , 即可获得其应力张量矩阵 G00 =[282 0 258; 0 0 0; 258 0 - 975],为简化处理,将该矩阵处理为 G00 = [0. 29 0 0. 26; 0 0 0; 0. 26 0 - 1]. 图 9 变形后样品左侧一区域相分布( a) 、取向分布( b) 及受力情况( c) Fig. 9 Phase distribution ( a)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 b) ,and stress state ( c) of an area on the left side of sample after deformation 表 3 为计算后各个晶粒的滑移和孪生分力值. 从孪生与滑移分力的比值看,12 和 19 号晶粒均具 有发生马氏体相变的优势( 孪生分力大于滑移) ,但 从奥氏体体积分数的减小量来看,12 号晶粒相变程 度大,19 号晶粒相变程度小. 原因是 12 号晶粒尺寸 大,切变时受周围晶粒影响较小; 而 19 号晶粒为长 条状,其两侧 18 和 22 号晶粒孪生分力小,切变困 难,因此会阻碍 19 号晶粒的相变. 表 3 图 9 中各晶粒滑移和孪生分力大小 Table 3 Shear stress of slip and twinning in each grain in Fig. 9 晶粒编号 晶粒取向欧拉角, ( φ1,Φ,φ2 ) 最大与次大滑移 分力之比 最大与次大孪生 分力之比 最大孪生分力与 最大滑移分力之比 奥氏体的减少量/ % 10 178. 8,127. 6,45. 3 0. 5439 /0. 4545 0. 3656 /0. 2614 0. 6722 - 33. 17 11 223. 6,111. 1,94. 2 0. 6252 /0. 6062 0. 6146 /0. 6007 0. 9830 - 0. 36 12 167. 2,81. 8,256. 3 0. 6266 /0. 5657 0. 6441 /0. 5562 1. 0279 - 69. 16 13 207. 7,127. 9,89. 5 0. 6801 /0. 4912 0. 5407 /0. 3698 0. 7950 - 85. 39 17 230. 9,86. 1,141. 4 0. 6624 /0. 4367 0. 5514 /0. 3853 0. 8324 - 0. 27 18 211. 6,109. 5,122. 5 0. 5775 /0. 4160 0. 4267 /0. 1973 0. 7389 - 14. 69 19 208. 8,82. 9,180. 0 0. 6211 /0. 5449 0. 6668 /0. 4651 1. 0736 - 7. 05 22 149. 6,117. 3,329. 6 0. 6478 /0. 4783 0. 4719 /0. 3876 0. 7285 - 0. 50 此外,从孪生与滑移分力的比值看,13 号晶粒 并不具有相变优势,但相变程度最大,原因是与其相 邻的 12 号晶粒相变厉害,切变沿着剪切带方向传 递,而且 13 号晶粒带有尖角,应力集中难以释放,导 致 13 号晶粒相变厉害. 同理,图 10 为变形后样品右侧一区域,该区域 应力张量矩阵 G00 = [- 145 0 271; 0 0 0; 271 0 - 600],为 简 化 处 理,将 该 矩 阵 处 理 为 G00 = [- 0. 24 0 0. 45; 0 0 0; 0. 45 0 - 1]. 表4 为计算后 各个晶粒的滑移和孪生分力值. 35 号晶粒与其他 晶粒相比,孪生的分力最大,但最终奥氏体含量反而 增加了,说明由于取向转动,这个晶粒在这一层截面 上相变受到阻碍. 虽然其孪生分力大于滑移,但是 其最大和次大的孪生分力相差不大,这导致在这两 个方向孪生互相竞争,反 而 不 易 相 变,Eskandari 等[26]的研究中也发现过同样的现象. · 907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