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间温度控制在10~-15℃,缩小昼夜温差,减少结露。发病初期应及时摘除病叶和底部茎叶, 收获后清除病残体,进行深翻。重病地实行2~3年轮作。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有效药剂有:12%腈菌唑、40%施佳乐(生花1号)、 75%百菌清、1:0.5:200的波尔多液、64%杀毒矾、50%多菌灵、30%DT、65%代森锌等。 保护地可用45%百菌清烟剂(3kg/hm2)熏蒸或5%百菌清粉尘剂喷粉 芹菜早疫病 Celery Early Blight 芹菜早疫病又称斑点病、叶斑病,各地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露地和保护地芹菜均 可发生,保护地重于露地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其次是茎和叶柄。叶片初生水浸状黄绿色斑点,以后发展成圆形或 不规则形病斑,大小4-10mm,黄褐色,边缘黄色或深褐色。病斑不受叶脉限制,可扩 展连片最后叶片干枯。叶柄和茎上病斑产生水浸状条斑或圆斑,后变褐色,稍凹陷,大 小3~7mm。田间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稀疏灰白色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病原为芹菜尾孢菌Ce7 ospora apii Fres,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分生孢子梗直立或 弯曲:常成簇从寄主气孔伸出,每簇2-11根;不分枝或略有分枝,有或无屈膝状,顶端 近截形,孢痕显著,0~2个隔膜,褐色,顶端色较淡:分生孢子单生,倒棍棒状或鞭形, 无色,具3~19个分隔,表面光滑。病菌发育适温25~30℃,分生孢子形成适温15~20℃, 萌发适温28℃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块随病残体在土表越冬,种子也可带菌越冬。通过风、雨水及农事操作 传播。由气孔或直接从表皮侵入。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病的适宜温度为 5~30℃,相对湿度在85%以上。夏、秋季育苗不防雨,不遮荫,则发病早而重。生长期3 间温度控制在 10~15℃,缩小昼夜温差,减少结露。发病初期应及时摘除病叶和底部茎叶, 收获后清除病残体,进行深翻。重病地实行 2~3 年轮作。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有效药剂有:12%腈菌唑、40%施佳乐(生花 1 号)、 75%百菌清、1:0.5:200 的波尔多液、64%杀毒矾、50%多菌灵、30%DT、65%代森锌等。 保护地可用 45%百菌清烟剂(3kg/hm2)熏蒸或 5%百菌清粉尘剂喷粉。 芹菜早疫病 Celery Early Blight 芹菜早疫病又称斑点病、叶斑病,各地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露地和保护地芹菜均 可发生,保护地重于露地。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其次是茎和叶柄。叶片初生水浸状黄绿色斑点,以后发展成圆形或 不规则形病斑,大小 4~10mm,黄褐色,边缘黄色或深褐色。病斑不受叶脉限制,可扩 展连片最后叶片干枯。叶柄和茎上病斑产生水浸状条斑或圆斑,后变褐色,稍凹陷,大 小 3~7mm。田间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稀疏灰白色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病原为芹菜尾孢菌 Certospora apii Fres.,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分生孢子梗直立或 弯曲;常成簇从寄主气孔伸出,每簇 2~11 根;不分枝或略有分枝,有或无屈膝状,顶端 近截形,孢痕显著,0~2 个隔膜,褐色,顶端色较淡;分生孢子单生,倒棍棒状或鞭形, 无色,具 3~19 个分隔,表面光滑。病菌发育适温 25~30℃,分生孢子形成适温 15~20℃, 萌发适温 28℃。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块随病残体在土表越冬,种子也可带菌越冬。通过风、雨水及农事操作 传播。由气孔或直接从表皮侵入。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病的适宜温度为 25~30℃,相对湿度在 85%以上。夏、秋季育苗不防雨,不遮荫,则发病早而重。生长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