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技术与生物技术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纳米生物技术与医学相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基础 医学研究技术的完善、临床诊断技术的革新及治疗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国内外在生物大分子 的分离、精细结构分析、纳米药物载体和纳米药物、纳米生物材料、纳米人工组织、器官、 纳米生物传感器和成像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1.纳米检测技术 (1)细胞分离 细胞分离是医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技术之一,纳米细胞分离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医学界乃 至生物学界快速获取细胞标本的难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建立了用纳米SO2微粒实现细 胞分离的新技术:将15~20m的SiO2包覆粒子均匀分散到含有多种细胞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溶液中,通过离心技术,利用梯度原理,快速分离所需要的细胞。这种细胞分离技术在临床医学 诊断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细胞染色 传统的细胞染色技术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提供了巨大的帮 助。纳米微粒的出现,为建立新的细胞染色技术提供了新的途径。 2.纳米诊断技术 (1)对比剂 在纳米生物材料方面,纳米粒还可被广泛应用成为一种很好的对比剂,为医学影像学诊断 助一臂之力。纳米氧化铁对比剂是一种水性胶质,静脉注射后,氧化铁颗粒被血液带到身体的 各部位,并在肝脏和脾脏被网状内皮细胞吞噬。肝脏内的枯否细胞可以吞噬氧化铁颗粒:而恶 性肿瘤细胞仅含有极少量的枯否细胞,没有大量吞噬氧化铁的作用。纳米氧化铁对比剂正是 利用了正常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之间的这种功能差别,从而显示出对病灶诊断的特异性。在 磁共振图像中,由于正常组织吸收纳米氧化铁表现为暗的低信号,而病灶不吸收纳米氧化铁表 现为亮的高信号。这样,病灶与正常组织在磁共振图像上会有明显的差异。 (2)光学相干层析术 光学相干层析术的分辨率可达1个微米级,较CT和核磁共振术的精密度高出上千倍。它 能以每秒2000次的速度完成生物体内活细胞的动态成像,观察活细胞的动态,发现单个细胞 病变,但是不会像X线、CT、磁共振那样杀死活细胞,被誉为“分子雷达”。 (3)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己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广泛使用,但大多数免疫组织化学只能定性而不能作 定量诊断。应用纳米级粒子可进行定量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提高该方法的敏感性,并对免疫组 织化学过程进行标化,减少标本固定、组织处理等过程对结果的影响。 (4)传感器诊断 纳米传感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纳米传感器比用荧光传感器染料预处理再检测的常规方 法在测定亚细胞水平的化学物质方面更加可靠。例如在糖尿病治疗中可将纳米生物传感器置 于真皮层检测葡萄糖水平从而指导给药。 (5)肿瘤早期诊断 目前肿瘤早期诊断的病理学方法不能准确的判断肿瘤良恶性及细胞来源。隧道扫描显微 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问世能够在纳米尺度上了解生物大分子精细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并 动态获取生命信息。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在纳米水平揭示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通过寻找 特异性的异常纳米结构改变而解决肿瘤诊断的难题.。 3.纳米治疗技术 (1)纳米药物和基因载体 纳米粒子介导的药物(基因)输送是纳米医学领域的一个关键技术,其优势体现在能够直 接将药物分子或遗传物质运送到细胞中,特别是可以通过健康组织把药物送到肿瘤等靶组织技术与生物技术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纳米生物技术与医学相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基础 医学研究技术的完善、临床诊断技术的革新及治疗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国内外在生物大分子 的分离、精细结构分析、纳米药物载体和纳米药物、纳米生物材料、纳米人工组织、器官、 纳米生物传感器和成像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1.纳米检测技术 (1)细胞分离 细胞分离是医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技术之一,纳米细胞分离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医学界乃 至生物学界快速获取细胞标本的难题。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建立了用纳米 SiO2 微粒实现细 胞分离的新技术:将 15~20 nm 的 SiO2 包覆粒子均匀分散到含有多种细胞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溶液中,通过离心技术,利用梯度原理,快速分离所需要的细胞。这种细胞分离技术在临床医学 诊断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细胞染色 传统的细胞染色技术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提供了巨大的帮 助。纳米微粒的出现,为建立新的细胞染色技术提供了新的途径。 2.纳米诊断技术 (1)对比剂 在纳米生物材料方面,纳米粒还可被广泛应用成为一种很好的对比剂,为医学影像学诊断 助一臂之力。纳米氧化铁对比剂是一种水性胶质,静脉注射后,氧化铁颗粒被血液带到身体的 各部位,并在肝脏和脾脏被网状内皮细胞吞噬。肝脏内的枯否细胞可以吞噬氧化铁颗粒;而恶 性肿瘤细胞仅含有极少量的枯否细胞,没有大量吞噬氧化铁的作用。纳米氧化铁对比剂正是 利用了正常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之间的这种功能差别,从而显示出对病灶诊断的特异性。在 磁共振图像中,由于正常组织吸收纳米氧化铁表现为暗的低信号,而病灶不吸收纳米氧化铁表 现为亮的高信号。这样,病灶与正常组织在磁共振图像上会有明显的差异。 (2)光学相干层析术 光学相干层析术的分辨率可达 1 个微米级,较 CT 和核磁共振术的精密度高出上千倍。它 能以每秒 2000 次的速度完成生物体内活细胞的动态成像,观察活细胞的动态,发现单个细胞 病变,但是不会像 X 线、CT、磁共振那样杀死活细胞,被誉为“分子雷达”。 (3)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已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广泛使用,但大多数免疫组织化学只能定性而不能作 定量诊断。应用纳米级粒子可进行定量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提高该方法的敏感性,并对免疫组 织化学过程进行标化,减少标本固定、组织处理等过程对结果的影响。 (4)传感器诊断 纳米传感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纳米传感器比用荧光传感器染料预处理再检测的常规方 法在测定亚细胞水平的化学物质方面更加可靠。例如在糖尿病治疗中可将纳米生物传感器置 于真皮层检测葡萄糖水平从而指导给药。 (5)肿瘤早期诊断 目前肿瘤早期诊断的病理学方法不能准确的判断肿瘤良恶性及细胞来源。隧道扫描显微 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问世能够在纳米尺度上了解生物大分子精细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并 动态获取生命信息。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在纳米水平揭示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通过寻找 特异性的异常纳米结构改变而解决肿瘤诊断的难题.。 3. 纳米治疗技术 (1)纳米药物和基因载体 纳米粒子介导的药物(基因)输送是纳米医学领域的一个关键技术,其优势体现在能够直 接将药物分子或遗传物质运送到细胞中,特别是可以通过健康组织把药物送到肿瘤等靶组织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