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正弹性模量E 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其应力。和应变6之间符合虎克定律,即E=。,比 值E即o-ε曲线直线段的斜率g称为材料的正弹性模量,它可以定义为产生 单位弹性应变所需要的应力,由于 E=·_Ao=△F1=AF-l(N/mm2) (1-1) E△E△111。△1·S 式中:S。-试样平行长度部分的原始截面积(mm) 1。--试样原始标距,图解法求E时,1。就相当于引伸计的标距L。(mm) △F--选定的负荷级(N) △1---施加△F时相应的弹性伸长量(mm) 注:1N/mm2=1MPa 图1一2为图解法求E的方法 力 △F △L O 伸长 图1一2图解法求E 图中: △1=自动记录装置(x-函数记录仪)绘出的伸长 伸长或位移放大倍数 △F一自动记录装置(x一y函数记录仪)绘出的长度乘以单位长度所代表的 6565 1、正弹性模量 E 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其应力 和应变 之间符合虎克定律,即   E  , 比 值 E 即σ-ε曲线直线段的斜率tg 称为材料的正弹性模量,它可以定义为产生 单位弹性应变所需要的应力,由于 ( ) / / 2 0 0 0 0 N mm l s F l l l F s E                 (1-1) 式中:S0 ---试样平行长度部分的原始截面积(mm 2) 0 l ---试样原始标距,图解法求 E 时, 0 l 就相当于引伸计的标距Le(mm) F ---选定的负荷级(N) l ---施加F 时相应的弹性伸长量(mm) 注:1N mm 1MPa 2  图1-2为图解法求 E 的方法 图1-2 图解法求E 图中: 伸长或位移放大倍数 自动记录装置(x y函数记录仪)绘出的伸长 l    F 一自动记录装置(x-y函数记录仪)绘出的长度乘以单位长度所代表的 O ΔF 伸长 力 ΔL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