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凸显抗原位点,增加致病性 王浩楠 处于平衡期和衰亡期的微生物为什么会合成抗生素? 进入平衡期与衰亡期的原因是营养物质与生长限制因子,而抗生素作用是真 菌和放线菌生长早期在与细菌竞争时用以抑制细菌保证生长,合成抗生素对于营 养物质消耗殆尽的微生物有什么作用呢? 猜想:产生抗生素是一个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下为了在营养物质有限的情况下 增强竞争力而形成的一个自发的过程 2.转化实验中,42度热激的作用是什么?质粒何时进入细胞? 通过上网査和咨询其他同学,总结出两种说法:1)冰浴时质粒吸附与细胞 膜表面,热激时细胞膜出现破裂使质粒进入细胞;2)质粒在冰浴时缓慢进入细 胞,在热激时细胞膜出现破裂使质粒加快进入细胞 两种说法的本质区别在于质粒进入细胞的方式,个人倾向于第一种说法。第 种说法中热激是质粒进入细胞的关键步骤,第二种说法中热激并不是必不可少, 可以设计对照实验验证。 可百度“感受态细胞”,内有感受态制备详细的原理 3.为什么促进扩散在真核细胞中比在原核细胞中更普遍?原核细胞中是否 有通道蛋白? 猜想:真核细胞蛋白质种类比原核细胞丰富。多细胞的真核生物更容易控制 细胞处于适合促进扩散的环境中,而原核生物多为单细胞,促进扩散无法适应多 变的环境 原核细胞中是否有通道蛋白查不到资料,推测为没有 更普遍说明原核中也有,真核生物膜上的载体更多 4.人体中有特异性的微生物吗?这些特异性的微生物如何改变或影响某个 人?是人决定了菌群或是菌群决定了人? (1)人体肠道中生活着500-1000种不同的微生物,有160种是几乎人人都 含有的优势菌种。 (2)一项最新发表于《Cell》上的研究表明,移民在抵达美国后不久,其 肠道微生物组的多样性会逐步丧失,且功能发生改变。研究人员发现,无论居住 在哪个国家,苗族和喀伦族人群都有着不同的肠道微生物组。不过,在移民到美 国之后,这两个群体的微生物组开始类似于欧洲裔美国人。特别是,每一代的细 菌多样性逐渐丧失,而这种丧失与肥胖增加有关。 人体内存在特异性菌群,但这种特异性是地域性的或是群体性的,并没有到 达个人特异性,而群体的菌群特异性取决于外界环境与生活方式,可以改变。所 以是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形成了体内菌群的特征,体内菌群也可以影响人的 身体状况,二者相互影响。 5.为什么真菌在进化上更趋近于动物而非植物? 个人观点:对进化关系的分析是根据基因分析或rDNA或细胞质DNA分析等2 凸显抗原位点,增加致病性 王浩楠 1.处于平衡期和衰亡期的微生物为什么会合成抗生素? 进入平衡期与衰亡期的原因是营养物质与生长限制因子,而抗生素作用是真 菌和放线菌生长早期在与细菌竞争时用以抑制细菌保证生长,合成抗生素对于营 养物质消耗殆尽的微生物有什么作用呢? 猜想:产生抗生素是一个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下为了在营养物质有限的情况下 增强竞争力而形成的一个自发的过程。 2.转化实验中,42 度热激的作用是什么?质粒何时进入细胞? 通过上网查和咨询其他同学,总结出两种说法:1)冰浴时质粒吸附与细胞 膜表面,热激时细胞膜出现破裂使质粒进入细胞;2)质粒在冰浴时缓慢进入细 胞,在热激时细胞膜出现破裂使质粒加快进入细胞。 两种说法的本质区别在于质粒进入细胞的方式,个人倾向于第一种说法。第 一种说法中热激是质粒进入细胞的关键步骤,第二种说法中热激并不是必不可少, 可以设计对照实验验证。 可百度“感受态细胞”,内有感受态制备详细的原理 3.为什么促进扩散在真核细胞中比在原核细胞中更普遍?原核细胞中是否 有通道蛋白? 猜想:真核细胞蛋白质种类比原核细胞丰富。多细胞的真核生物更容易控制 细胞处于适合促进扩散的环境中,而原核生物多为单细胞,促进扩散无法适应多 变的环境。 原核细胞中是否有通道蛋白查不到资料,推测为没有。 更普遍说明原核中也有,真核生物膜上的载体更多。 4. 人体中有特异性的微生物吗?这些特异性的微生物如何改变或影响某个 人?是人决定了菌群或是菌群决定了人? (1)人体肠道中生活着 500-1000 种不同的微生物,有 160 种是几乎人人都 含有的优势菌种。 (2)一项最新发表于《Cell》上的研究表明,移民在抵达美国后不久,其 肠道微生物组的多样性会逐步丧失,且功能发生改变。研究人员发现,无论居住 在哪个国家,苗族和喀伦族人群都有着不同的肠道微生物组。不过,在移民到美 国之后,这两个群体的微生物组开始类似于欧洲裔美国人。特别是,每一代的细 菌多样性逐渐丧失,而这种丧失与肥胖增加有关。 人体内存在特异性菌群,但这种特异性是地域性的或是群体性的,并没有到 达个人特异性,而群体的菌群特异性取决于外界环境与生活方式,可以改变。所 以是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形成了体内菌群的特征,体内菌群也可以影响人的 身体状况,二者相互影响。 5. 为什么真菌在进化上更趋近于动物而非植物? 个人观点:对进化关系的分析是根据基因分析或 rDNA 或细胞质 DNA 分析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