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教学目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本质及其内在矛盾。 教学重点: 1、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2、剩余价值论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教学时间: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盗本主义的形成以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城(自学) 要求:观看《大国妮起》 ,了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劳动价值论) (一)商只经济产牛的历史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 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劳动价值论(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使用价值具体劳动私人劳动 商品同一劳动过程 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劳动 1、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 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商品的价值量 质:抽象劳动 商品价值 量:劳动量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影响因素; (1) 劳动生产率 (2) 劳动的复杂程度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1、商品二因素的矛盾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偶然的物物交换 扩大的物物交换 一般等价物—货币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五)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内容:(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价格、供求、竞争的相互作用,从而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比例。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六)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三、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教学目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本质及其内在矛盾。 教学重点: 1、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2、 剩余价值论 3、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教学时间: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以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自学) 要求:观看《大国崛起》,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劳动价值论) (一)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 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二)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劳动价值论(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 私人劳动 商品 同一劳动过程 价值 抽象劳动 社会劳动 1、 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 2、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商品的价值量 质:抽象劳动 商品价值 量:劳动量 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影响因素: (1) 劳动生产率 (2) 劳动的复杂程度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1、商品二因素的矛盾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货币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五)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内容:(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价格、供求、竞争的相互作用,从而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比例。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六)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三、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