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ECON130003.04 修订时间 2019/4/30 课程名称 国际金融 英文名称 International finance 学分数 总学时 3(16周) 任课教师 /课程负责人 沈国兵 经济学院 开课院系地点上课地点: forthcoming 开课学期 第一学期 星期三6-8 联系方式 guobingshen@sina.com 预修课程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一)课程性质 请根据教学培养方案上的课程性质在以下栏目中选择。 通识教育课程 大类基础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其他口 (二)教学目标和基本内容 本课程在于向学生系统阐述有关国际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使学生通过对以下 十四章理论和问题的系统学习,能够运用国际金融基本原理和数量方法来分析中国金融问题 并且,通过国际金融理论学习和案例思辨,使学生能够理解相关的中国金融问题,如人民币汇 率问题、中国汇率决定、中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中国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中 国外汇储备,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这些将有助于我们学生提高其分析和解决中国金融问题的能 力。本课程包括十四章内容,分为十六周学时进行教学授课,主要讲课内容包括: 第一讲汇率、外汇交易和汇率变动 第二讲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协调一致模型、国际收支说、货币模型) 第三讲汇率决定理论(资产组合模型、理性预期和“新闻”模型) 第四讲国际收支差额和国际支付体系 第五讲国际收支失衡调节机制及国际收支理论 第六讲国际金融市场问题(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离岸金融市场) 第七讲金融创新和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第八讲国际银行业监管与巴塞尔资本协议 第九讲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投资理论 第十讲货币危机理论和美欧债务危机比较 第十一讲汇率制度分类和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第十二讲人民币汇率制度和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第十三讲国际储备及中国外汇储备问题 第十四讲外汇管制和人民币国际化 第十五讲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政策搭配理论 第十六讲最佳货币区理论和共同货币区1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ECON130003.04 修订时间 2019/4/30 课程名称 国际金融 英文名称 International Finance 学分数 3 总学时 3(16 周) 任课教师 /课程负责人 沈国兵 开课院系/地点 经济学院 上课地点:forthcoming 开课学期 第一学期 星期三 6-8 联系方式 guobingshen@sina.com 预修课程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一)课程性质 请根据教学培养方案上的课程性质在以下栏目中选择。 通识教育课程 □ 大类基础课程 □ 专业必修课程 √ 专业选修课程 □ 其他 □ (二)教学目标和基本内容 本课程在于向学生系统阐述有关国际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使学生通过对以下 十四章理论和问题的系统学习,能够运用国际金融基本原理和数量方法来分析中国金融问题。 并且,通过国际金融理论学习和案例思辨,使学生能够理解相关的中国金融问题,如人民币汇 率问题、中国汇率决定、中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中国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中 国外汇储备,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这些将有助于我们学生提高其分析和解决中国金融问题的能 力。本课程包括十四章内容,分为十六周学时进行教学授课,主要讲课内容包括: 第一讲 汇率、外汇交易和汇率变动 第二讲 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协调一致模型、国际收支说、货币模型) 第三讲 汇率决定理论(资产组合模型、理性预期和“新闻”模型) 第四讲 国际收支差额和国际支付体系 第五讲 国际收支失衡调节机制及国际收支理论 第六讲 国际金融市场问题(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离岸金融市场) 第七讲 金融创新和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第八讲 国际银行业监管与巴塞尔资本协议 第九讲 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投资理论 第十讲 货币危机理论和美欧债务危机比较 第十一讲 汇率制度分类和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第十二讲 人民币汇率制度和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第十三讲 国际储备及中国外汇储备问题 第十四讲 外汇管制和人民币国际化 第十五讲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政策搭配理论 第十六讲 最佳货币区理论和共同货币区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