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2理论课或理论课(含实践)教学内容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 定位与课程目标 北京大学是一所以文理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在办学定位上,按照“加强基础、 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 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 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北京大学聚集了我国最优秀的青年学生,他们求知欲 强、富于进取精神,这就要求学校提供启迪智慧和富于挑战的教学平台,使他们成为具有强 烈责任感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国家栋梁之才 自然地理学是全国高等院校地理学各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北京大学,本科 生是按照学科大类招生的,一年级不分专业,每年有约120人学习这门课程,因此,自然地 理学不但是未来进入地理学各专业学习的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而且是未来进入生态学、环 境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学习的本科生必选的基础课,也是大气科学、地质学等系的学生 修的基础课。对于地理学各专业的本科生而言,自然地理学还是在部门自然地理课程开设之 前讲授的一门专业入门课,具有进行学科整体鸟瞰和树立并巩固专业思想的双重功能 我们对这门课程的定位是:自然地理学是综合性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各分支学科的本科 生,特别是地理、环境、资源、生态等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入门课 自然地理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整体论的思想方法与认知过程,提高学生对自 然地理现象和过程独立思考和判断的分析与综合能力,为他们今后学习部门自然地理学、生 态学和环境科学课程奠定知识体系的基础,并为他们今后从事自然地理、自然资源、环境、 生态、城市规划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打下坚实的自然地理学方法论基础。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绪论(8学时 地球表层的能量收支(10学时) 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12学时) 地球表层的水分循环(6学时) 全球气候与气侯变化(2学时) 课堂讨论(8学时 固体地球的物质循环(6学时)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8学时) 地球表层系统的整体特征(4学时)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我们认为,大学本科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综合→分析→综合的过程。对于地 理学的本科教育来说,在进入分门别类的部门地理学习之前,需要这样一个过渡的阶段,使 学生对作为地理学两大支柱之一的自然地理学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以避免出现“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学科茫然,其功能是帮助学生实现笫一次的综合。它是地理学高等教育在低年 级实行通识教育的具体体现,对于学生到二年级选择专业和进入专门化的分析能力的培养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长远看,这种入学后笫一轮的自然地理综合教育,对于他们树立地 球系统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启蒙的作用,将为高年级主要由他们自己实现的第二次综合,奠 定概念模型的基础,并且必将会对他们整个的学术思想和学术品味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课程的重点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将自然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念与重要理论“贯 通”起来,强调地球表层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自稳定性和自组织性,着重阐述 圈层之间、地域之间和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驱动力量和基本规律。为了实现 这种系统的自然地理综合教育,并培养学生提出科学问题和自主探索科学奥秘的习惯,就必4-2 理论课或理论课(含实践)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 定位与课程目标 北京大学是一所以文理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在办学定位上,按照“加强基础、 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 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 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北京大学聚集了我国最优秀的青年学生,他们求知欲 强、富于进取精神,这就要求学校提供启迪智慧和富于挑战的教学平台,使他们成为具有强 烈责任感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国家栋梁之才。 自然地理学是全国高等院校地理学各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北京大学,本科 生是按照学科大类招生的,一年级不分专业,每年有约 120 人学习这门课程,因此,自然地 理学不但是未来进入地理学各专业学习的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而且是未来进入生态学、环 境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学习的本科生必选的基础课,也是大气科学、地质学等系的学生选 修的基础课。对于地理学各专业的本科生而言,自然地理学还是在部门自然地理课程开设之 前讲授的一门专业入门课,具有进行学科整体鸟瞰和树立并巩固专业思想的双重功能。 我们对这门课程的定位是:自然地理学是综合性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各分支学科的本科 生,特别是地理、环境、资源、生态等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入门课。 自然地理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整体论的思想方法与认知过程,提高学生对自 然地理现象和过程独立思考和判断的分析与综合能力,为他们今后学习部门自然地理学、生 态学和环境科学课程奠定知识体系的基础,并为他们今后从事自然地理、自然资源、环境、 生态、城市规划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打下坚实的自然地理学方法论基础。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绪论(8 学时) 地球表层的能量收支(10 学时) 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12 学时) 地球表层的水分循环(6 学时) 全球气候与气候变化(2 学时) 课堂讨论(8 学时) 固体地球的物质循环(6 学时)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8 学时) 地球表层系统的整体特征(4 学时)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我们认为,大学本科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综合→分析→综合的过程。对于地 理学的本科教育来说,在进入分门别类的部门地理学习之前,需要这样一个过渡的阶段,使 学生对作为地理学两大支柱之一的自然地理学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以避免出现“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学科茫然,其功能是帮助学生实现第一次的综合。它是地理学高等教育在低年 级实行通识教育的具体体现,对于学生到二年级选择专业和进入专门化的分析能力的培养,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长远看,这种入学后第一轮的自然地理综合教育,对于他们树立地 球系统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启蒙的作用,将为高年级主要由他们自己实现的第二次综合,奠 定概念模型的基础,并且必将会对他们整个的学术思想和学术品味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课程的重点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将自然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念与重要理论“贯 通”起来,强调地球表层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自稳定性和自组织性,着重阐述 圈层之间、地域之间和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驱动力量和基本规律。为了实现 这种系统的自然地理综合教育,并培养学生提出科学问题和自主探索科学奥秘的习惯,就必 1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