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一节新康德主义概况 新康德主义是19世纪中期黑格尔派在德国解体后形成,19世纪70 年代以后广泛流行的、具有超越传统形而上学倾向的哲学流派或思潮。其特点是企图通过复兴和重 新解释康德的有关理论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这种思潮既反对把康德的自在之物融化于绝对精神 之中,更反对对康德的“自在之物”作出唯物主义解释。其根本立场是进一步发挥康德对传统形而 上学的批判及康德的“哥白尼变更”所体现的对主体的创造作用的强调。 新康德主义之提出回到康德的含义是多层面的、就其深层意义而言,与其说是反对唯物主义和辩 证法,不如说是超越以二元分立和理性独断为特征的近代哲学的形而上学。这与现代哲学对近代哲 学的超越大体一致。 新康德主义在德国的出现和盛行与19世纪下半期德国的特殊 历史条件密切相关。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德国资本主义制度在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已显 露出明显的矛盾,这些矛盾在哲学上表现为理性主义的矛盾,对理性主义的怀疑和批判形成浪潮, 而“回到康德那里去”则汇成了当时资产阶级哲学中的主要浪潮。 促使新康德主义正式形成为一种哲学思潮的是德国哲学家李普曼( Otto Liebmann)和朗格。李普 曼的《批判的论述:康德和模仿者》(1865)被认为是新康德主义正式形成的标志,他在该书中明 确提出了“回到康德那里去”的口号。 从19世纪70年代起新康德主义进入其繁荣期,它形成了众多的支派,其中占支配地位的是马堡学 派和弗莱堡学派。以科内利乌斯和内尔逊为代表的心里学派(或哥廷根学派)、以及以黎尔和屈尔 佩为代表的实在论学派也有一定的影响。 新康德主义一直以德国为中心,但其他西方国家也有流传。在法国,雷诺维叶的所谓新批判主义 就与康德主义极为相似,在奥地利和俄国,新康德主义通过第二国际的一些理论家以及与他们密切 相关的一些西方哲学家的宣扬,发生过重要的影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新康德主义开始衰落。一战后新康德主义的许多代表纷纷转向了新黑格 尔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分析哲学,从而使新康德主义失去了作为一个独立的哲学流派存在的 意义。二战后,西方各国又出现了回到康德的新动向,但这已不同于原来的新康德主义。第一节 新康德主义概况 一、新康德主义的基本特点 新康德主义是19世纪中期黑格尔派在德国解体后形成,19世纪70 年代以后广泛流行的、具有超越传统形而上学倾向的哲学流派或思潮。其特点是企图通过复兴和重 新解释康德的有关理论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这种思潮既反对把康德的自在之物融化于绝对精神 之中,更反对对康德的“自在之物”作出唯物主义解释。其根本立场是进一步发挥康德对传统形而 上学的批判及康德的“哥白尼变更”所体现的对主体的创造作用的强调。 新康德主义之提出回到康德的含义是多层面的、就其深层意义而言,与其说是反对唯物主义和辩 证法,不如说是超越以二元分立和理性独断为特征的近代哲学的形而上学。这与现代哲学对近代哲 学的超越大体一致。 二、新康德主义的产生和流传 新康德主义在德国的出现和盛行与19世纪下半期德国的特殊 历史条件密切相关。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德国资本主义制度在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已显 露出明显的矛盾,这些矛盾在哲学上表现为理性主义的矛盾,对理性主义的怀疑和批判形成浪潮, 而“回到康德那里去”则汇成了当时资产阶级哲学中的主要浪潮。 促使新康德主义正式形成为一种哲学思潮的是德国哲学家李普曼(Otto Liebmann)和朗格。李普 曼的《批判的论述:康德和模仿者》(1865)被认为是新康德主义正式形成的标志,他在该书中明 确提出了“回到康德那里去”的口号。 从19世纪70年代起新康德主义进入其繁荣期,它形成了众多的支派,其中占支配地位的是马堡学 派和弗莱堡学派。以科内利乌斯和内尔逊为代表的心里学派(或哥廷根学派 )、以及以黎尔和屈尔 佩为代表的实在论学派也有一定的影响。 新康德主义一直以德国为中心,但其他西方国家也有流传。在法国,雷诺维叶的所谓新批判主义 就与康德主义极为相似,在奥地利和俄国,新康德主义通过第二国际的一些理论家以及与他们密切 相关的一些西方哲学家的宣扬,发生过重要的影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新康德主义开始衰落。一战后新康德主义的许多代表纷纷转向了新黑格 尔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分析哲学,从而使新康德主义失去了作为一个独立的哲学流派存在的 意义。二战后,西方各国又出现了回到康德的新动向,但这已不同于原来的新康德主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