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集中统一的,这有利于集中力量办一些大事,但是,从政治权力运行的规律来看,过分集中 的权力结构最容易滋生特权现象。一旦公共权力用之于非公共事务,这种公共权力的性质就 发生了变化,由原来为公众服务的公共权力转化为个人或小集团服务的特权 从思想观念上看,过去我们比较多地突出了集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相对地忽视了个人的 权利和自由;笼统地将党政机关人员认定为“人民公仆”,忽视了对党政机关人员的制约与监 督。这些思想观念的存在就为特权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思想基础。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工 作人员应该成为“人民公仆”,但理论上的“人民公仆”与现实的“人民公仆”并不是一回事,应 然的“人民公仆”与实然的“人民公仆“也是不一样的,一旦理论上将握有公共权力的党政机关 人员设定为“人民公仆”,而不对他们的行为实施有效的制约和监督,这就为公共权力的非公 共运用预设了思想和理论空间。 由以上的分析,特权现象的产生既有他普遍的规律,又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情 况和文化思想有关,是与国家的国情密切相关的,因而解决特权问题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是与所处社会密切相关的。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中国社会当今的特权问题展开 了调查 四、现状分析 说明:本次调查总共有100名同学参与调查,其中有效问卷71份,对本次调查(问卷 见附2),经过我们整理、归纳有效问卷后,得出以下结论: 1.437%认为自己凭借父母和亲戚的职权享受某种便利的行为 2.37.5%不羡慕官二代、富二代的特权 11.2%很羡慕官二代、富二代的特权 352%有些羡慕 调査分析报告一对特权阶层的羡慕程度 ■不羡慕 ■有些羡慕 很羡慕 ■其他 3.特权行为的受益者中46.7%对是否认可特权现象态度模糊,认为应该视情况而定 333%认为应该拒绝,20%认为可以接受 4.超过90%学生认为特权现象体现在生活中的行政、教育、司法、医疗、职业竞争等 各个方面 5.33.3%的被调查者是特权现象的受害者,且集中在教育、行政及就业方面,全部没 有得到补偿 6.5.6%认为特权现象一定触犯法律: 7.3.8%认为特权现象非常普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56.2%认为比较普遍,但与我关系不大集中统一的,这有利于集中力量办一些大事,但是,从政治权力运行的规律来看,过分集中 的权力结构最容易滋生特权现象。一旦公共权力用之于非公共事务,这种公共权力的性质就 发生了变化,由原来为公众服务的公共权力转化为个人或小集团服务的特权。 从思想观念上看,过去我们比较多地突出了集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相对地忽视了个人的 权利和自由;笼统地将党政机关人员认定为“人民公仆”,忽视了对党政机关人员的制约与监 督。这些思想观念的存在就为特权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思想基础。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工 作人员应该成为“人民公仆”,但理论上的“人民公仆”与现实的“人民公仆”并不是一回事,应 然的“人民公仆”与实然的“人民公仆“也是不一样的,一旦理论上将握有公共权力的党政机关 人员设定为“人民公仆”,而不对他们的行为实施有效的制约和监督,这就为公共权力的非公 共运用预设了思想和理论空间。 由以上的分析,特权现象的产生既有他普遍的规律,又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情 况和文化思想有关,是与国家的国情密切相关的,因而解决特权问题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是与所处社会密切相关的。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中国社会当今的特权问题展开 了调查。 四、现状分析 说明:本次调查总共有 100 名同学参与调查,其中有效问卷 71 份,对本次调查(问卷 见附 2),经过我们整理、归纳有效问卷后,得出以下结论: 1. 43.7%认为自己凭借父母和亲戚的职权享受某种便利的行为; 2. 37.5%不羡慕官二代、富二代的特权; 11.2%很羡慕官二代、富二代的特权; 35.2%有些羡慕。 3. 特权行为的受益者中 46.7%对是否认可特权现象态度模糊,认为应该视情况而定; 33.3%认为应该拒绝,20%认为可以接受。 4. 超过 90%学生认为特权现象体现在生活中的行政、教育、司法、医疗、职业竞争等 各个方面; 5. 33.3%的被调查者是特权现象的受害者,且集中在教育、行政及就业方面,全部没 有得到补偿。 6. 5.6%认为特权现象一定触犯法律; 7. 33.8%认为特权现象非常普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56.2%认为比较普遍,但与我关系不大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