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 INKTANK Culture文化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 易其至矣乎”,孔子叹道:易经是天地之间最终极最为深刻的道理!懂 子 得了《易经》,圣人才能够达到崇德而广业的境界。这半句继续延续儒家“盛 德大业”的主题,前六章中,关于“德”的形成和成就也有大量的铺陈,当 然这个宇对于大多数的国人来说也是再熟悉不过,“德智体美劳”,在小时候 就已经把这几个字刻进大脑里了,但细推究起来,什么是德呢?这是一个大 命题,也涉及到作为人的一个本原问题。古人说:“德者,得也”。得, 获得,指有收获,再追问一句,收获了什么呢?单独谈德的时候,通常把得 萦易 到的对象隐去了,对传统文化多了解一点后才多少明白,得是要得道,用现 在的话来理解就是指行为者在行为方式方面之所得行为者的行为方式或行 为情态接近于某一理想境地或某一典范标准就说行为者有所得,有所得就说 德至 有德”,反之,则说“无德”、“失德”。德位的上下高袛,或合德的深浅 而 薄对应于所得的多与少,它们体现了与理榘境地或典范杬相接近的程度的 不同。当然这样解释起来还是有些词不达意,对于古文中真正的意旨,感觉 还是有缺失,仅作参考 斋天 德前面再加上一个“崇”字,就表明了德的程度。崇与高对应,有 和“认为高、使之高”两重含义。崇高的道德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是圣人要 达到的最基本的境界;广业,是崇德之后的事情。从这半句中,可以让我们 体会到儒家对于圣人的标准是有先后次序的。宋儒邵雍(1011-1077)认 夫 为:道为天地之本,而天地为万物之本。“人亦物也,圣亦人也”。所谓“圣 人”,就在于“其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世观万世” 在于“其能以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工,身代天事”,以及能“上识 天时,下尽地理,中尽物情”。人要以物观物,而不要以我观物,“以物观物 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任我则情,情则蔽,蔽则 昏矣:因物则性,性则神,神则明矣。”这是通过“圣人”把人推到理想的口 极致,但这一“极致”首先是从人的“得”,从“得道”和“道德”的基本本 点出发的,是放在一个自然的系统中客观看待的,不是盲目的唯我独尊。《庄 子·齐物论》中一段著名的话:“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同一”则表明约 易其聖 了从自我得道的一种精神境界。 圣人是儒家倡导的个人追求目标,作为个人要将德作为自身修养的基础 目标,并不懈努力实现这个崇高的目标,就称之为崇德。从个人推广到整个易 社会,就称之为广业。真正意义上的广业是超越了个人的简单欲求而站在社 会大众之上,方为广博大业人吓也以青常而德索 其矣夫乎雪于至易曰 特本刊约稿口撰人小易 子曰 ‘ , 易 》 , 其至矣乎 夫 《易 》 , 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 。 “ 易其至矣乎 ” , 孔子叹道 易经是天地之间最终极最为深刻的道理 懂 得了《易经 》 , 圣 人才能够达到崇德而广业的境界 。 这半句继续延续儒家 “ 盛 德大业 ” 的主题 , 前六章中 , 关于 “ 德 ” 的形成和成就也有大量的铺陈 , 当 然这 个字对于大多数的国人来说也是再熟悉不过 , “ 德智体美劳 ” , 在小时候 就已经把这几个字刻进大脑里 了 , 但细推究起来 , 什么是德呢 这是一个大 命题 , 也涉及到作为人的一 个本原问题 。 古人说 “ 德者 , 得也 ” 。 得 , 得到 、 获得 , 指有收获 , 再追问一句 , 收获了什么呢 单独谈德的时候 , 通常把得 到的对象隐去了 , 对传统文化多了解一点后才多少明白 , 得是要得道 , 用现 在的话来理解就是指行为者在行为方式方面之所得 行为者的行为方式或行 为情态接近于某一理想境地或某一典范标准就说行为者有所得 , 有所得就说 “ 有德 ” , 反之 , 则说 “ 无德 ” 、 “ 失德 ” 。 德位的上下高低 , 或含德的深浅厚 薄对应于所得的多与少 , 它们体现 了与理想境地或典范标谁相接近的程度的 不同 。 当然这样解释起来还是有些词不达意 , 对于古文中真正的意旨 , 感觉 还是有缺失 , 仅作参考 。 德前面再加上一个 “ 崇 ” 字 , 就表明了德的程度 。 崇与高对应 , 有 “ 高 ” 和 “ 认为高 、 使之高 ” 两重含义 。 崇高的道德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 是圣人要 达到的最基本的境界 广业 , 是崇德之后的事情 。 从这半句中 , 可以让我们 体会到儒家对于圣人的标准是有先后次序的 。 宋儒邵雍 一 认 为 道为天地之本 , 而天地为万物之本 。 “ 人亦物也 , 圣亦人也 ” 。 所谓 “ 圣 人 ” , 就在于 “ 其能以一心观万心 , 一身观万身 , 一物观万物 , 一世观万世 ” , 在于 “ 其能以心代天意 , 口 代天言 , 手代天工 , 身代天事 ” , 以及能 “ 上识 天时 , 下尽地理 , 中尽物情 ” 。 人要以物观物 , 而不要以我观物 , “ 以物观物 , 性也 以我观物 , 情也 。 性公而 明 , 情偏而暗 。 ” “ 任我则情 , 情则蔽 , 蔽则 昏矣 因物则性 , 性则神 , 神则明矣 。 ” 这是通过 “ 圣人 ” 把人推到理想的 极致 , 但这一 “ 极致 ” 首先是从人的 “ 得 ” , 从 “ 得道 ” 和 “ 道德 ” 的基本 点出发的 , 是放在一个 自然的系统 中客观看待的 , 不是盲目的唯我独尊 。 《庄 子 · 齐物论 》中一段著名的话 “ 天地与我并生 , 而万物与我同一 ” 则表明 了从 自我得道的一种精神境界 。 圣人是儒家倡导的个人追求 目标 , 作为个人要将德作为 自身修养的基础 目标 , 并不懈努力实现这个崇高的 目标 , 就称之为崇德 。 从个人推广到整个 社会 , 就称之为广业 。 真正意义上的广业是超越 了个人的简单欲求而站在社 会大众之上 , 方为广博大业 。 仆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