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信息的产生与发展历史,掌握信息 论的组成体系 第二节信息论研究的对象、目的和内容 1.主要内容:①信息论研究的对象:②信息论的研究目的:③与实 际通信系统相联系,理解信息论的研究内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信息传输系统模型、信息度量基本概念的建 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信息论的组成体系。 第三节信息传输系统模型基本概念 1.主要内容:①信息传输系统模型的概念:②信息传输系统模型的 基本结构:③与实际通信系统相联系,理解信息传输系统模型: ④介绍我国信息化发展历程以及当前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⑤党 和政府为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在信息化建设 上做出的巨大努力。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信息传输系统模型基本概念的建立、基本结 构的了解。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通信系统的模型的产生和演化过程。 (三)思考与实践 1.信息理论包含哪些基本问题 2.阐述信息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史。 3.通信系统包含哪些基本模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内容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课堂提问、课堂练习 讨论等方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启发、鼓励学生的独立自考能力,通过 案例分析、习题讲解等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第二章信息的度量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信息熵和平均互信息的物理意义: 2.了解信息不增性原理: 3.掌握最大熵定理 4.通过给定信源的模型,能够计算其信息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信源模型 1,主要内容:①实际信源、信源模型的建立:②信源的分类方法。 2 2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信息的产生与发展历史,掌握信息 论的组成体系。 第二节 信息论研究的对象、目的和内容 1.主要内容:①信息论研究的对象;②信息论的研究目的;③与实 际通信系统相联系,理解信息论的研究内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信息传输系统模型、信息度量基本概念的建 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信息论的组成体系。 第三节 信息传输系统模型基本概念 1.主要内容:①信息传输系统模型的概念;②信息传输系统模型的 基本结构;③与实际通信系统相联系,理解信息传输系统模型; ④介绍我国信息化发展历程以及当前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⑤党 和政府为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在信息化建设 上做出的巨大努力。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信息传输系统模型基本概念的建立、基本结 构的了解。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通信系统的模型的产生和演化过程。 (三)思考与实践 1.信息理论包含哪些基本问题? 2.阐述信息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史。 3.通信系统包含哪些基本模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内容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课堂提问、课堂练习、 讨论等方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启发、鼓励学生的独立自考能力,通过 案例分析、习题讲解等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第二章 信息的度量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信息熵和平均互信息的物理意义; 2.了解信息不增性原理; 3.掌握最大熵定理; 4.通过给定信源的模型,能够计算其信息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源模型 1.主要内容:①实际信源、信源模型的建立;②信源的分类方法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