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上浒充通大¥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其花色变异丰富,但独缺蓝色系:瓜叶菊是菊科千里光属广泛栽培 的观赏植物,具有典型的蓝色系。研究通过对比菊花和瓜叶菊花青素苷生物合成途色系缺失 的原因,分析花发育过程中蓝色花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对于开展花色改良的分子育种具有 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世界上第一株蓝玫瑰诞生于2009年10月,由日本饮料巨头三得利公司历时十年耗资30 亿日元研制,其售价在2000-3000日元之间。此种蓝玫瑰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三色紫罗兰 的一种能刺激蓝色色素产生的基因(F3'5H酶基因)植入玫瑰花中,使其具备制造“翠雀 花素”的能力,从而使花瓣自然生长成蓝色。 2、香味基因工程 进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芳香物质有比花色素更为复杂的代谢途径。控制香味的代 谢物远比控制色彩的代谢物多。 3、花发育基因工程 目前,研究人员已克隆出了一批与花发育相关的基因。主要有开花基因、花分生组织特 性基因、花分生组织大小基因、花器官式样基因、地籍基因、花瓣发育基因、花发育抑制基 因、花型基因等。通过花发育基因工程将可以培育出提早或推迟开花、花期长久、花大、重 瓣程度高、花型奇特的花卉品种。 如在花期的改良方面通常开花诱导基因分为两类:与开花时间有关的基因和分 生组织特征基因。前一类基因的突变会使突变体开花时间提早或推迟,其中促 进开花的基因包括:CON-STANS、FCA、ELF3等,抑制开花的基因如EMFI。 后一类基因决定新形成的原基发育方向,即继续营养生长的发育方式,还是转 向花的发育,这类基因如TFL1和TFL2。 邵寒霜等(1999)克隆了调控花分生组织启动的相关基因一一拟南芥 LFYCDNA,并将其转入菊花,在转化后代中,有3株与对照相比其花期分别提 早65、67和70天;另外2株,花 期分别推迟78和90天。 安利忻等(2001)将从拟南 芥中克隆的花分生组织决定基因 API转化到矮牵牛中,获得的Ro4 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其花色变异丰富,但独缺蓝色系;瓜叶菊是菊科千里光属广泛栽培 的观赏植物,具有典型的蓝色系。研究通过对比菊花和瓜叶菊花青素苷生物合成途色系缺失 的原因,分析花发育过程中蓝色花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对于开展花色改良的分子育种具有 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世界上第一株蓝玫瑰诞生于2009年10月,由日本饮料巨头三得利公司历时十年耗资30 亿日元研制,其售价在2000-3000日元之间。此种蓝玫瑰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三色紫罗兰 的一种能刺激蓝色色素产生的基因(F-3′5′H酶基因)植入玫瑰花中,使其具备制造“翠雀 花素”的能力,从而使花瓣自然生长成蓝色。 2、 香味基因工程 进展缓慢。究其原因, 主要是芳香物质有比花色素更为复杂的代谢途径。控制香味的代 谢物远比控制色彩的代谢物多。 3、 花发育基因工程 目前, 研究人员已克隆出了一批与花发育相关的基因。主要有开花基因、花分生组织特 性基因、花分生组织大小基因、花器官式样基因、地籍基因、花瓣发育基因、花发育抑制基 因、花型基因等。通过花发育基因工程将可以培育出提早或推迟开花、花期长久、花大、重 瓣程度高、花型奇特的花卉品种。 如在花期的改良方面通常开花诱导基因分为两类:与开花时间有关的基因和分 生组织特征基因。前一类基因的突变会使突变体 开花时间提早或推迟,其中促 进开花的基因包括:CON- STANS、FCA、ELF3等,抑制开花的基因如EMF1。 后一 类基因决定新形成的原基发育方向,即继续营养生长的 发育方式,还是转 向花的发育,这类基因如TFL1和 TFL2 。 邵寒霜等(1999)克隆了调控花分生组织启动的相关基因——拟南芥 LFYcDNA,并将其转入菊花, 在转化后代中,有3株与对照相比其花期分别提 早 65、67和 70天;另外 2株,花 期分别推迟 78和 90天。 安利忻等 (2001) 将从拟南 芥中克隆的花分生组织决定基因 API转化到矮牵牛中, 获得的 Ro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