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安装在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上,加大了控制命令被篡改、伪造的风险。通信过程将遵循 IEC61850体系,基于开放的TCPP来构建应用层协议,也需要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3.可用性需求 过去,自动抄表系统的可用性并不是太大的问题,运营商在难以获取计量数据时可以延 迟获取,或通过估算的方法获取。但互动用电方式下,量测值和控制指令需要实时或准实 时地双向传输,对运营商与用户之间信息交换的可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考虑特定信 息不可用时,其对系统究竟有多大影响,具体多大的延时是可以接受的。智能电表和用户网 关的可用性,一方面要考虑客观因素的影响,如软、硬件故障,另一方面要考虑人为因素, 如物理入侵、网络入侵和拒绝服务攻击等的影响。通信系统的可用性不仅要考虑客观存在的 故障因素,还要考虑光纤终瑞、电磁干扰和流量变化等因素。AMI前端系统的可用性除考 虑软、硬件故障的影响外,还需要考虑拒绝服务攻击的影响。 解决方法及难点分析 针对上述信息安全需求,解决方法可分为2类。 (一)一类是属于典型的工程技术问题,根据现有的安全标准和研究成果,结合具体的应用 对象,可设计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 1.通信过程的保密性需求、完整性需求,可根据1EC61850标准和安全通信机制的设计方法, 结合计量数据和控制指令的传输需求,设计具体的认证与保密协议: 2.对于智能电表和量测数据管理系统的保密性需求和完整性需求,可参照变电站智能电子设 备ED和常规数据库的访问控制方法,设计相应的权限模型和访问安全模型。 (二)另一类是由互动用电特性而引入的难点问题,从现有的研究成果中难以找到可直接应 用的方法。总结起来包括如下3个方面。 1.AM1的可用性评估问题。 从宏观上来说,可用性的定义是指:网络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处理阈值以上工作参数 的能力。多数情况下可量化为概率指标。AMI的可用性可定义为: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收 集量测值和执行控制指令的能力。AMI的可用性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 (1)AM系统中涉及的对象很多,包括软件、硬件和通信系统: (2)传输的报文数量很大,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时间要求,而且重要程度也存在差异: (3)报文产生和传输过程表现出并发性、随机性等特点: (4)不同的安全防御措施,对系统的可用性影响很大。 2.大规模实时智能设备的密钥管理问题。 密钥管理是解决保密性需求和完整性需求的基础,通常包括密钥生成、密钥存储和保护、 密钥更新、密钥使用和销毁等。互动用电方式下的密钥管理以用户侧的智能电表或用户网关 为主要对象,存在如下典型特点: (1)规模大,某些城市电网将需要数以千万的数字证书或密钥,以满足用电需求: (2)对象以嵌入式系统为主,计算能力和资源有限: (3)密钥更新和分发机制是密钥管理的核心,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密钥的生存期越短, 破译的机会越小,但过多的密钥分发又会占用系统的网络带宽,很可能对信息交换过程的实 时性产生影响: (4)不同类型的用户对用电的可靠性要求存在差异,对密钥管理也提出不同的要求。 3.互动用电过程的异常行为检测问题。 即使采用了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和安全通信机制,仍难以保证操作系统自身的安全漏安装在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上,加大了控制命令被篡改、伪造的风 险。通信过程将遵循 IEC61850 体系,基于开放的 TCP/IP 来构建应用层协议,也需要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3.可用性需求 过去,自动抄表系统的可用性并不是太大的问题,运营商在难以获取计量数据时可以延 迟 获取,或通过估算的方法获取。但互动用电方式下,量测值和控制指令需要实时或准实 时地双向传输,对运营商与用户之间信息交换的可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考虑特定信 息不可用时,其对系统究竟有多大影响,具体多大的延时是可以接受的。智能电表和用户网 关的可用性,一方面要考虑客观因素的影响,如软、硬件故障,另一方面要考虑人为 因素, 如物理入侵、网络入侵和拒绝服务攻击等的影响。通信系统的可用性不仅要考虑客观存在的 故障 因素,还要考虑光纤终端、电磁干扰和流量变化等因素。AMI 前端系统的可用性除考 虑软、硬件故障的影响外,还需要考虑拒绝服务攻击的影响。 ——————————————————————————————————————————— 解决方法及难点分析 针对上述信息安全需求,解决方法可分为 2 类。 (一)一类是属于典型的工程技术问题,根据现有的安全标准和研究成果,结合具体的应用 对象,可设计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 1.通信过程的保密性需求、完整性需求,可根据 IEC61850 标准和安全通信机制的设计方法, 结合计量数据和控制指令的传输需求,设计具体的认证与保密协议; 2.对于智能电表和量测数据管理系统的保密性需求和完整性需求,可参照变电站智能电子设 备 IED 和常规数据库的访问控制方法,设计相应的权限模型和访问安全模型。 (二)另一类是由互动用电特性而引入的难点问题,从现有的研究成果中难以找到可直接应 用的方法。总结起来包括如下 3 个方面。 1.AMI 的可用性评估问题。 从宏观上来说,可用性的定义是指:网络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处理阈值以上工作参数 的能力。多数情况下可量化为概率指标。AMI 的可用性可定义为: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收 集量测值和执行控制指令的能力。AMI 的可用性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 (1)AMI 系统中涉及的对象很多,包括软件、硬件和通信系统; (2)传输的报文数量很大,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时间要求,而且重要程度也存在差异; (3)报文产生和传输过程表现出并发性、随机性等特点; (4)不同的安全防御措施,对系统的可用性影响很大。 2.大规模实时智能设备的密钥管理问题。 密钥管理是解决保密性需求和完整性需求的基础,通常包括密钥生成、密钥存储和保护、 密钥更新、密钥使用和销毁等。互动用电方式下的密钥管理以用户侧的智能电表或用户网关 为主要对象,存在如下典型特点: (1)规模大,某些城市电网将需要数以千万的数字证书或密钥,以满足用电需求; (2)对象以嵌入式系统为主,计算能力和资源有限; (3)密钥更新和分发机制是密钥管理的核心,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密钥的生存期越短, 破译的机会越小,但过多的密钥分发又会占用系统的网络带宽,很可能对信息交换过程的实 时性产生影响; (4)不同类型的用户对用电的可靠性要求存在差异,对密钥管理也提出不同的要求。 3.互动用电过程的异常行为检测问题。 即使采用了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和安全通信机制,仍难以保证操作系统自身的安全漏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