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但并不影响其所代表的价值) (3)货币流通规律(多选)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4)纸币的发行量要和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 (5)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一一宏观经济形式在货币上的体现(供不应求/供大于求) 3、支付手段(工资、税收、利息、管理费、租金等) (1)赊账买卖一一商品信用的发展 (2)纸币和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信用凭证的货币化)的区别: ①纸币来源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②信用货币来源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3)后果: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增加了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专题六价值规律 1、地位和内容 (1)地位:它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2)内容:①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②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作用 ①配置资源,即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 ②刺激生产,即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择优汰劣,即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④导致市场经济中效率和公平的矛盾 4、作用的实现机制:市场机制 (1)供求价格机制(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2)竞争机制(价值规律的②③两个作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8,A所创造的是社会价值,而A、C两企业是个别价值) 专题七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性 2、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劳动内容、劳动范围) 3、正确认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 (1)联系:价值创造以财富生产为基础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是财富的集中代表 (2)区别: ①依存条件不同: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而劳动只是创造财富(使用价值)的因素之 ②变动趋势不同:劳动生产率与财富成反比 ③是否被社会承认和实现:财富一旦生产出来就是客观存在,而价值创造必须还要实现使用价值 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m:剩余价值:k:成本:p:利润)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度。 2、资本流通形式与商品流通形式 (1)资本流通形式:G-W-G’目的:获得价值的增殖 (2)商品流通形式:W1—GW2目的:获得使用价值 专题一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①人身自由 无所有但并不影响其所代表的价值)。 (3)货币流通规律(多选):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4)纸币的发行量要和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 (5)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宏观经济形式在货币上的体现(供不应求/供大于求) 3、支付手段(工资、税收、利息、管理费、租金等) (1)赊账买卖——商品信用的发展 (2)纸币和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信用凭证的货币化)的区别: ①纸币来源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②信用货币来源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3)后果: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增加了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专题六 价值规律 1、地位和内容 (1)地位:它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2)内容:①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②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作用: ①配置资源,即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 ②刺激生产,即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择优汰劣,即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④导致市场经济中效率和公平的矛盾。 4、作用的实现机制:市场机制 (1)供求价格机制(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2)竞争机制(价值规律的②③两个作用) 例: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8,A 所创造的是社会价值,而 A、C 两企业是个别价值) 专题七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性 2、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劳动内容、劳动范围) 3、正确认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 (1)联系:价值创造以财富生产为基础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是财富的集中代表; (2)区别: ①依存条件不同: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而劳动只是创造财富(使用价值)的因素之一; ②变动趋势不同:劳动生产率与财富成反比; ③是否被社会承认和实现:财富一旦生产出来就是客观存在,而价值创造必须还要实现使用价值。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m:剩余价值;k:成本;p:利润)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度。 2、资本流通形式与商品流通形式 (1)资本流通形式:G—W—G’ 目的:获得价值的增殖 (2)商品流通形式:W1—G—W2 目的:获得使用价值 专题一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①人身自由;②一无所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