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四、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21分) 1.《诗经》中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1分)“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2分)“比者,以 彼物比此物也”;(2分)“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2分)(可用自己的语言作答) 2.以描绘田园风兴与田园生活为主的诗作。(3分)由陶渊明独自创立。(2分)诗具有平 淡、自然、朴素面寓于韵味之风格。(2分) 3.战国时期,(1分)由楚国诗人屈原等人(2分)在吸收楚国民歌滋养的基础上(2分),创 造的带有楚国地方色彩的新体诗。(2分)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木兰的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以前的女性形象在文学题材中都是与爱 情、婚姻有关的,(3分)且往往是弱者和被动者,是受损害的形象。(2分)而木兰的形象则与一 般爱情婚姻题材无关,(2分)且她已是一个主动者,一个强者的形象。(3分) 2.对比在此词中表现为三个方面:(1分)a.古今赤壁对比。(1分)显示出孤单寂寞的心 情。(2分)b.身游与神游的对比。(1分)是抒情与写景的结合。(2分)c.自己与英雄人物的 对比。(1分)与出了自己失意落魄。(2分) 六、作品分析题(26分】 1.作者写此诗时是他的晚年(五十六岁)(3分),他漂泊异乡滞留夔州,(2分)一生的抱负 志向都已付之东流。(3分)重九登高,所见所闻与所感融江一篇,遂成此千古绝唱。(2分)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全诗的重心所在,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称赞 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 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外也;独登台,无亲朋也。”(乙编卷十五)(可用自己的 话说明。每答出一意给2分,共16分) 1317四、名词解释(每题 7分,共 1分) 1. «诗经》中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l分)"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2分)"比者,以 彼物比此物也 2分)"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 作答 2. 生 活为 。(3 创立 。(2 诗具 淡、自然、朴素而寓于韵味之风格。 2分) 3. (1 诗人 人(2 滋养 上(2 ,创 造的带有楚国地方色彰的新体诗。 2分) 五、简答题{每题 0分,共 0分) 1.木兰的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以前的女性形象在文学题材中都是与爱 情、婚姻有关的, 3分)且往往是弱者和被动者,是受损害的形象。 2分〉而木兰的形象则与一 般爱情婚姻题材无关, 2分)且她已是一个主动者,一个强者的形象。 3分〉 2. 表现 个方 (1 古今 (1 显示 孤单 情。 2分 .身游与神游的对比。(1分)是抒情与写景的结合。 2分) C. 对比。(l分)与出了自己失意落魄。 2分〉 六、作品分析题 6分} 1.作者写此诗时是他的晚年(五十六岁 ) ( 3分) ,他漂泊异乡滞留要州, 2分)一生的抱负 志向都已付之东流。(3分)重九登高,所见所闻与所感融江一篇,遂成此千古绝唱。 2分) 2.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全诗的重心所在,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称赞 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 F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 z百年,暮齿也 F多病,衰疾也 z台,高迥外也;~虫登台,无亲朋也。"(乙编卷十五)(可用自己的 话说明。每答出一意给 2分,共 6分) 1317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