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事故发生后,省辐射环境管理站对辐射室外传送轨道附近、控制室内、仓库, 辐照室及周围环境进行了γ剂量水平监测,监测结果为本底水平,未对辐照室和 周围环境造成辐射污染。 山东省环保局在全省范围内对此次事放责任单位及其负责人进行了通报:责 成当地政府对事故责任单位下达停产整顿的决定,并在其停产期间加强放射源管 理,防止放射源的转移和丢失。要求事故单位恢复生产时,须向国家环保总局重 新申请许可证;当地环保部门对事故责任单位给予10万元的罚款。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要求该辐照厂在2007年12月31日前完成辐照装置的退 役工作,在放射源送贮前不得擅自启动辐照装置。事后,中核清原环境技术工程 有限责任公司收贮了辐照装置放射源。该辐照厂在监督下排放井水,并对场所进 行了退役监测。 2.3事故后果 该辐照厂两名工作人员前后受照时间达10分钟左右,受照人员距离放射源 约0.8-1.7m,受照剂量约8-12Gy,其中受照人员初期全身红肿、口千、腹部疼 痛、视物不清,白细胞下降明显。临床分别诊断为轻度肠型放射病和重度骨型放 射病。虽经多方抢救,终因受照剂量过大,病情过重,两人分别于2004年11月 23日和2005年1月4日医治无效死亡. 根据现场的监测结果,厂区周围的Y剂量率在(6-15)E-8Gyh之间,为该地 区的自然放射性水平,未造成辐射污染。 2.4事故原因分析 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工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在辐照装置未降源、未携带辐射监测仪 器和个人剂量报警仪的情况下进入辐照室。 (2)辐照室的铁网门安全联锁、降源限位开关、踏板降源装置、三道防人 误入光电联锁、拉线开关等安全联锁系统失灵,放射源未能正常回落至井下安全 位置,辐照装置处于“带病”工作状态。 本起事故的根本原因:7 事故发生后,省辐射环境管理站对辐射室外传送轨道附近、控制室内、仓库、 辐照室及周围环境进行了 γ 剂量水平监测,监测结果为本底水平,未对辐照室和 周围环境造成辐射污染。 山东省环保局在全省范围内对此次事故责任单位及其负责人进行了通报;责 成当地政府对事故责任单位下达停产整顿的决定,并在其停产期间加强放射源管 理,防止放射源的转移和丢失。要求事故单位恢复生产时,须向国家环保总局重 新申请许可证;当地环保部门对事故责任单位给予 10 万元的罚款。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要求该辐照厂在 2007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辐照装置的退 役工作,在放射源送贮前不得擅自启动辐照装置。事后,中核清原环境技术工程 有限责任公司收贮了辐照装置放射源。该辐照厂在监督下排放井水,并对场所进 行了退役监测。 2.3 事故后果 该辐照厂两名工作人员前后受照时间达 10 分钟左右,受照人员距离放射源 约 0.8-1.7m,受照剂量约 8-12Gy,其中受照人员初期全身红肿、口干、腹部疼 痛、视物不清,白细胞下降明显。临床分别诊断为轻度肠型放射病和重度骨型放 射病。虽经多方抢救,终因受照剂量过大,病情过重,两人分别于 2004 年 11 月 23 日和 2005 年 1 月 4 日医治无效死亡。 根据现场的监测结果,厂区周围的 γ 剂量率在(6-15)E-8Gy/h 之间,为该地 区的自然放射性水平,未造成辐射污染。 2.4 事故原因分析 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工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在辐照装置未降源、未携带辐射监测仪 器和个人剂量报警仪的情况下进入辐照室。 (2)辐照室的铁网门安全联锁、降源限位开关、踏板降源装置、三道防人 误入光电联锁、拉线开关等安全联锁系统失灵,放射源未能正常回落至井下安全 位置,辐照装置处于“带病”工作状态。 本起事故的根本原因: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