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答案精解精析 基础题组 1.C该地目前胡杨林大片枯死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一一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2.A改善措施从原因着手分析,过度开垦—一退耕还草还林,不合理用水一一统筹安排流域用水量 3.C宁夏沙坡头地处西北内陆,荒漠化严重,降水稀少;包兰铁路在此经过。设置草方格沙障主要是为了 削减风力、提高沙层含水量、保护铁路线。 4.A该区域气候干旱,沙源广布,光照充足,适于发展沙漠旅游休闲业、光伏发电产业、沙生中药材产业 等,但不适于发展建材产业 5.A由材料可知,该流域4—10月的降水量为924.6mm,占全年降水量的84%,计算可得,该流域全年降 水量在1000m以上,应当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而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看,有板栗、茶园及柑橘等,说 明地势起伏大,应当为山区。 6.D地表径流系数指的是同一时间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mm)与降水量(mm)的比值;径流系数越 小,地下水水位越高,下渗量越大,水土保持效果越好。读统计表可得,乔木林水土保持效果最好。 提升题组 7.B从图中可以看出4—7月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减少地上生物的根系不吸收盐分;地上生物量增加, 抑制水盐上升,从而使表层土壤盐分减少;甘肃降水较少,淋溶作用不强;灌溉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 容易导致表层土壤盐分增加 8.C春小麦收获时间大致为7月份,7月份天气炎热,水分蒸发量大,土壤表层盐分增加较多 9.D该地采取舂小麦/毛苕子(牧草)套种的种植模式,可以延长绿色覆盖时间,减小蒸发量,减轻表土盐 碱化 10.C该地出现了牛肝地(红层荒漠),说明演化过程是由常绿阔叶林到荒漠的过程,因此土层厚度减小, 土壤肥力降低;图示过程随着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的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含水率不断下降;而土壤是 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则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和空气含量增大了 11.D这种演替过程,直接表现为地表植被的破坏,最可能的原因是过度的农业活动 12.答案(1)集中在春季。原因:甲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利于空气运动,风力强劲;春季植被尚未恢复,地 表土壤缺少保护,易被侵蚀。(或舂季气温回升快,大气不稳定,多风;土壤解冻变得疏松,容易被侵蚀。) (2)乙地区临海,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大,温度变化(升温、降温)速度不同,导致海陆间温差大,气压 差大,风力强劲7 答案精解精析 基础题组 1.C 该地目前胡杨林大片枯死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2.A 改善措施从原因着手分析,过度开垦——退耕还草还林,不合理用水——统筹安排流域用水量。 3.C 宁夏沙坡头地处西北内陆,荒漠化严重,降水稀少;包兰铁路在此经过。设置草方格沙障主要是为了 削减风力、提高沙层含水量、保护铁路线。 4.A 该区域气候干旱,沙源广布,光照充足,适于发展沙漠旅游休闲业、光伏发电产业、沙生中药材产业 等,但不适于发展建材产业。 5.A 由材料可知,该流域 4—10 月的降水量为 924.6 mm,占全年降水量的 84%,计算可得,该流域全年降 水量在 1 000 mm 以上,应当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而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看,有板栗、茶园及柑橘等,说 明地势起伏大,应当为山区。 6.D 地表径流系数指的是同一时间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mm)与降水量(mm)的比值;径流系数越 小,地下水水位越高,下渗量越大,水土保持效果越好。读统计表可得,乔木林水土保持效果最好。 提升题组 7.B 从图中可以看出 4—7 月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减少。地上生物的根系不吸收盐分;地上生物量增加, 抑制水盐上升,从而使表层土壤盐分减少;甘肃降水较少,淋溶作用不强;灌溉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 容易导致表层土壤盐分增加。 8.C 春小麦收获时间大致为 7 月份,7 月份天气炎热,水分蒸发量大,土壤表层盐分增加较多。 9.D 该地采取春小麦/毛苕子(牧草)套种的种植模式,可以延长绿色覆盖时间,减小蒸发量,减轻表土盐 碱化。 10.C 该地出现了牛肝地(红层荒漠),说明演化过程是由常绿阔叶林到荒漠的过程,因此土层厚度减小, 土壤肥力降低;图示过程随着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的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含水率不断下降;而土壤是 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则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和空气含量增大了。 11.D 这种演替过程,直接表现为地表植被的破坏,最可能的原因是过度的农业活动。 12.答案 (1)集中在春季。原因:甲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利于空气运动,风力强劲;春季植被尚未恢复,地 表土壤缺少保护,易被侵蚀。(或春季气温回升快,大气不稳定,多风;土壤解冻变得疏松,容易被侵蚀。) (2)乙地区临海,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大,温度变化(升温、降温)速度不同,导致海陆间温差大,气压 差大,风力强劲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