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设置连通管的好处是,可以平衡由冷却塔出水管水头损失差异引起的各塔集水盘液位 差,有利于整个管路系统的水力平衡 2.容量大小不同(同一规格模块的除外)的冷却塔尽量避免并联使用,不可避 免要并联设置时,应注意各塔集水盘上口标高必须相同,否则高的集水盘会不停地补 水,而低的集水盘会从集水盘上口不断溢流,造成水资源浪费,增加业主运行费用。 大多数冷却塔厂商样本上不会提供集水盘髙度数据,需要设计人向厂商咨询了解 3.冷却塔循环泵多台(3台以上)并联设置,且低负荷时可能两台甚至一台运行 时,泵的扬程计算应力求准确,富余水头取0.5m1.0m即可。因为多泵并联设置减泵 运行时,管路的水头损失减小,单泵的工况点会偏移(流量増大、扬程降低),水泵 轴功率变大,严重时甚至会过载造成电机烧毁。解决的办法,首先要管路压损计算准 确,尽量使泵的工况点偏移量最小;其次,管路最好设计为水泵与冷冻机一一对应 在冷冻机冷却水出口设置动态定流量阀,这样就可以保证水泵的流量在各种工作情况 下均保持稳定;第三,若考虑经济性不设置动态定流量阀,多泵并联设置减泵运行时, 应关小水泵出口阀开度,对应指标是相应电气控制柜电流值不高于额定电流,水泵出 口指示流量不大于设计工况点流量(水泵出口装流量计时)。 4.冷却塔系统作为生产设备冷却水系统,如生产设备台数很多且可能分期设置 或低负荷运行时,应设与生产设备并联设置的旁通阀管路系统(手动或自动),旁通 系统可设在供、回水总管之间,也可设在系统的末端,这样系统在使用时适应性较好 5.冷却塔系统设集水池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补水应补充至集水池而不是习 惯的冷却塔集水盘,二是注意冷却塔岀水管管径选择时,应满足岀水管管路总水损加 流出水头之和小于集水盘液位至管路末端的高差,一般情况出水管口径应比厂商样本 中口径大一号,必要时设计中可要求厂商按设计要求口径提供产品。关于第二点,笔 者有切身经历,某个项目冷却水系统设集水池,冷却塔设在集水池上,出水管直接引 入集水池,系统启动运行后冷却塔集水盘上口四周不停溢水而集水池中浮球阀在不停 补水,经分析发现原因就是冷却塔出水管口径偏小,造成集水盘出水量小于进水量而 引起溢水,而集水池是出水量大于进水量造成不停补水,后将该冷却塔出水管改大后 系统即正常 (三)地漏选用及设置设置连通管的好处是,可以平衡由冷却塔出水管水头损失差异引起的各塔集水盘液位 差,有利于整个管路系统的水力平衡。 2. 容量大小不同(同一规格模块的除外)的冷却塔尽量避免并联使用,不可避 免要并联设置时,应注意各塔集水盘上口标高必须相同,否则高的集水盘会不停地补 水,而低的集水盘会从集水盘上口不断溢流,造成水资源浪费,增加业主运行费用。 大多数冷却塔厂商样本上不会提供集水盘高度数据,需要设计人向厂商咨询了解。 3. 冷却塔循环泵多台(3 台以上)并联设置,且低负荷时可能两台甚至一台运行 时,泵的扬程计算应力求准确,富余水头取 0.5m~1.0m 即可。因为多泵并联设置减泵 运行时,管路的水头损失减小,单泵的工况点会偏移(流量增大、扬程降低),水泵 轴功率变大,严重时甚至会过载造成电机烧毁。解决的办法,首先要管路压损计算准 确,尽量使泵的工况点偏移量最小;其次,管路最好设计为水泵与冷冻机一一对应, 在冷冻机冷却水出口设置动态定流量阀,这样就可以保证水泵的流量在各种工作情况 下均保持稳定;第三,若考虑经济性不设置动态定流量阀,多泵并联设置减泵运行时, 应关小水泵出口阀开度,对应指标是相应电气控制柜电流值不高于额定电流,水泵出 口指示流量不大于设计工况点流量(水泵出口装流量计时)。 4. 冷却塔系统作为生产设备冷却水系统,如生产设备台数很多且可能分期设置 或低负荷运行时,应设与生产设备并联设置的旁通阀管路系统(手动或自动),旁通 系统可设在供、回水总管之间,也可设在系统的末端,这样系统在使用时适应性较好。 5. 冷却塔系统设集水池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补水应补充至集水池而不是习 惯的冷却塔集水盘,二是注意冷却塔出水管管径选择时,应满足出水管管路总水损加 流出水头之和小于集水盘液位至管路末端的高差,一般情况出水管口径应比厂商样本 中口径大一号,必要时设计中可要求厂商按设计要求口径提供产品。关于第二点,笔 者有切身经历,某个项目冷却水系统设集水池,冷却塔设在集水池上,出水管直接引 入集水池,系统启动运行后冷却塔集水盘上口四周不停溢水而集水池中浮球阀在不停 补水,经分析发现原因就是冷却塔出水管口径偏小,造成集水盘出水量小于进水量而 引起溢水,而集水池是出水量大于进水量造成不停补水,后将该冷却塔出水管改大后 系统即正常运行。 (三)地漏选用及设置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