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二、课程目标与半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明确本课程知识与能力重点 符合标准哪几条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1、工程知识 1-3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推 演、分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教学目标1 2-1能运用相关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电子 2、问题分析 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颗的关键环带和参数 教学目标2 三、 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 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 1、电路棋型和电路定律6学时)支捧课程目标) 1.1电路和电路模型 1.1.1电路的概念和功能 1.1.2理想电路的模型及类型 1.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2.1电流和电压的定义 12.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3电功率和能量 1.3.1能量的概② 13.2电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1.4电路元件 1.4,1电路元件的概念及类型) 1.5电阻元件★ 1.5.1电阻元件的数学定义及符号 1.5.2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关系(VCR) 1.5.3电阻元件的功率和能量 1.6电压源和电流源★ 1.61电压源的数学模型 电磁特性及伏安特性 1.6.2电流源的数学模型、电磁特性及伏安特性 1.7受控电源△ 17.1受控源的特点、类型、伏安特性和电路模型 18基尔雷夫定律★△ 18.1支路、结点、回路、网孔及结构约束的基本概 1.82基尔霍夫电流定 1.8.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目标及要求: 1)通过本章的介绍,使得学生了解课程的学习要求,课程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2)掌握电路模型、电路元件的概念,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掌握元件、电路 二、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明确本课程知识与能力重点 符合标准哪几条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1、工程知识 1-3 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推 演、分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程问题。 教学目标 1 2、问题分析 2-1 能运用相关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电子 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教学目标 2 三、 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 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 1、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6 学时) (支撑课程目标 1)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1.1 电路的概念和功能 1.1.2 理想电路的模型及类型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2.1 电流和电压的定义 1.2.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3 电功率和能量 1.3.1 能量的概念 1.3.2 电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1.4 电路元件 1..4.1 电路元件的概念及类型) 1.5 电阻元件 1.5.1 电阻元件的数学定义及符号 1.5.2 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关系(VCR) 1.5.3 电阻元件的功率和能量 1.6 电压源和电流源 1.6.1 电压源的数学模型、电磁特性及伏安特性 1.6.2 电流源的数学模型、电磁特性及伏安特性 1.7 受控电源 1.7.1 受控源的特点、类型、伏安特性和电路模型 1.8 基尔霍夫定律 1.8.1 支路、结点、回路、网孔及结构约束的基本概念 1.8.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8.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 目标及要求: 1) 通过本章的介绍,使得学生了解课程的学习要求,课程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2) 掌握电路模型、电路元件的概念,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掌握元件、电路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