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更的合并调整分录)。 (3)计算甲公司上述事项因追溯调整产生的递延税款累计借方或贷方金额 (4)计算甲公司上述有关事项增加或减少2002年度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并编制与 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1)计算甲公司会计政策变更每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并编制会计分录 第一,折旧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的计算: 分析固定资产资产应补提的折旧: 设备A:每年应提折旧=(4200-200)÷10=400(元),即1999年至2001年每年补 提折旧400元 设备B:每半年应提折旧=(2100-100)÷8:2=125(元),则199年补提125元 1999年至2001年每年补提250元 设备C:每月应提折旧=2880÷6÷12=40(元),即2001年应补提折旧=40×9=360 (元) 每年产生的累计影响数见下表: 年度设备补提折旧所得税前差异所得税影响数累积影响数 1998年 125 41.2583.75 1999年400250 650214.5435.5 2000年 650214.5435 001年 2503601010333.3676.7 合计1200875360 435803.55163145 借:利润分配一一未分配利润163145 递延税款 803.55 贷:累计折旧 2435 借:盈余公积一一法定盈余公积 163.15 法定公益金 163.15 贷:利润分配一一未分配利润 326.3 第二,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累积影响数的计算更的合并调整分录)。 (3)计算甲公司上述事项因追溯调整产生的递延税款累计借方或贷方金额。 (4)计算甲公司上述有关事项增加或减少 2002 年度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并编制与 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1)计算甲公司会计政策变更每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并编制会计分录 第一,折旧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的计算: 分析固定资产资产应补提的折旧: 设备 A:每年应提折旧=(4200-200)÷10=400(元),即 1999 年至 2001 年每年补 提折旧 400 元。 设备 B:每半年应提折旧=(2100-100)÷8÷2=125(元),则 1998 年补提 125 元, 1999 年至 2001 年每年补提 250 元。 设备 C:每月应提折旧=2880÷6÷12=40(元),即 2001 年应补提折旧=40×9=360 (元)。 每年产生的累计影响数见下表: 年度 设备补提折旧 所得税前差异 所得税影响数 累积影响数 A B C 1998 年 125 125 41.25 83.75 1999 年 400 250 650 214.5 435.5 2000 年 400 250 650 214.5 435.5 2001 年 400 250 360 1010 333.3 676.7 合计 1200 875 360 2435 803.55 1631.4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631.45 递延税款 803.55 贷:累计折旧 2435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63.15 ――法定公益金 163.1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26.3 第二,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累积影响数的计算: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