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姜敏等:低氧特殊钢中大尺寸Dパ类夹杂物生成机理 ·783 相表面,如图3(c)1245.5s时黑色质点所示:然而, 逸该相界面:约0.6s之后(2290.5s时),另一外形不 该夹杂物粒子很快运动离开所观察的视场.图中对 规则的夹杂物-2高速移动进入所观察的视场并与夹 液相、固相、固/液相界面与夹杂物粒子均作了标注. 杂物-】发生碰撞,约1.6s之后二者发生聚集而成为 原位观察中发现,夹杂物粒子漂浮至钢液表面后, 新的夹杂物-(1+2),该夹杂物粒子随后外形成为规 在钢液表面将发生位移.运动过程中,部分夹杂物粒 则的球形.同时,可以看到,整个观察过程中视场中另 子运动离开观察的视场,而其他部分夹杂物则被固/液 外两个被固/液相界处的夹杂物粒子依然牢牢为所在 相界面牢牢捕捉:如图4中夹杂物-1所示,2289.9s 固/液相界面捕捉而未发生运动,其行为与夹杂物-1 时,该球形夹杂物被固/液相界面捕捉后,一直未能逃 和夹杂物-(1+2)相同. 50 um b 50m 50m 液界面一1 /液界面-] 固液界面- 夹杂物-2 夹杂物-(1+2) 夹杂物-1 图4夹杂物在固/液相界面的碰撞行为.(a)2289.9s:(b)2290.5s:(c)2292.3s Fig.4 Collision of inclusions at solid/liquid interfaces:(a)2289.9s:(b)2290.5s:(c)2292.3s 在20世纪90年代,Yin等2s-0首次引入激光共 显看出其外形由原来不规则的簇群状,而逐渐收缩成 聚焦显微镜在高温条件下成功地实时观察钢中夹杂物 为规则的球形.Yin等s-a在观察固态高熔点A山,O, 粒子的行为,并从夹杂物-钢液间界面张力的角度很好 在钢液中的行为时,曾指出固态A山,0,夹杂物在碰撞、 地对夹杂物碰撞和聚集行为进行了经典的解释.之 聚集成为簇群状后,会发生自收缩过程.但是,迄今对 后,Shibata等7研究Al脱氧钢中AL,O,和Si脱氧钢 于液态或固一液两相夹杂物而言还未曾见有相关报 中液态硅酸盐夹杂物在平板式凝固界面前的行为,并 道5.本研究过程中自收缩球化过程之所以能够发 通过实验数据回归得到夹杂物粒子尺寸和凝固界面推 生,是因为有利于降低夹杂物表面自由能且与夹杂物 移速度对夹杂物粒子在界面处捕捉/推动的反比关系 成分有关,即当夹杂物成分体系熔点较低时,其在钢中 式.Shibata发现,细小的液态夹杂物粒子(尤其是直径 处于液态或半液态而通常呈现球形 在5m或以下)更容易被固/液相界面推动,大尺寸时 细小夹杂物在凝固前沿碰撞、聚集和长大仅是DS 则容易被捕捉,这与本研究观察中较低熔点的夹杂物 类夹杂物的可能来源之一·由于越临近钢液凝固,钢 粒子在固/液相界面处的行为基本一致.Shibata从粒 中夹杂物可能的上浮去除时间越短,夹杂物在长大后 子受力平衡角度分析黏性力以及界面力的影响,指出 残留在钢中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因此,凝固过程中夹 影响夹杂物在凝固时固/液相界面处推动/捕捉行为的 杂物粒子的行为特征应得到更多重视.另外,钢中夹 关键因素是凝固前沿的传热.因而笔者在此不再对夹 杂物的上浮、碰撞、长大等行为与夹杂物一钢液之间表 杂物粒子产生上述行为的原因进行赘述 面张力密切相关.理论上,二者之间表面张力越大则 在之后的原位观察中,夹杂物粒子在固/液界面处 夹杂物越容易上浮去除.而二者间的表面张力与夹杂 的碰撞行为在其他视场中重复出现.如下图5所示, 物的组成、钢液的成分(C、S、O等)有密切关系,即同 3521.3s时,夹杂物-3移动进入所观察的视场,此时夹 一类夹杂物在不同成分钢液中的行为可能不同.钢 杂物-4与夹杂物-5均已分别被固/液界面-2和固/液 液-夹杂物之间表面张力的相关数据及其与钢液、夹杂 界面-3所捕捉.特别地,夹杂物-3和夹杂物4为球 物成分的关系也比较缺乏,未来需要更为深入地研究. 形,而夹杂物-5则为簇群状.此后,夹杂物-3不断向 图6与图7分别为高温原位动态观察前后典型夹 夹杂物4移动,并在6$后移动靠近至夹杂物-4,二者 杂物.由图6可见,观察前夹杂物主要为复合的钙镁 随后发生碰撞、聚集而成为同一个夹杂物-(3+4).可 铝酸盐.由能谱可看出,夹杂物内部主要为镁铝尖晶 以看出,夹杂物-(3+4)尺寸有明显增加.特别注意 石而表层则主要为钙铝酸盐,并且夹杂物的尺寸不大 到,夹杂物-5在观察过程中发生自收缩现象,可以明 于5um.但与观察前相比,已经检测到尺寸可超过姜 敏等: 低氧特殊钢中大尺寸 DS 类夹杂物生成机理 相表面,如图 3( c) 1245. 5 s 时黑色质点所示; 然而, 该夹杂物粒子很快运动离开所观察的视场. 图中对 液相、固相、固 /液相界面与夹杂物粒子均作了标注. 原位观察中发现,夹杂物粒子漂浮至钢液表面后, 在钢液表面将发生位移. 运动过程中,部分夹杂物粒 子运动离开观察的视场,而其他部分夹杂物则被固/液 相界面牢牢捕捉: 如图 4 中夹杂物!1 所示,2289. 9 s 时,该球形夹杂物被固/液相界面捕捉后,一直未能逃 逸该相界面; 约 0. 6 s 之后( 2290. 5 s 时) ,另一外形不 规则的夹杂物!2 高速移动进入所观察的视场并与夹 杂物!1 发生碰撞,约 1. 6 s 之后二者发生聚集而成为 新的夹杂物!( 1 + 2) ,该夹杂物粒子随后外形成为规 则的球形. 同时,可以看到,整个观察过程中视场中另 外两个被固/液相界处的夹杂物粒子依然牢牢为所在 固/液相界面捕捉而未发生运动,其行为与夹杂物!1 和夹杂物!( 1 + 2) 相同. 图 4 夹杂物在固/液相界面的碰撞行为. ( a) 2289. 9 s; ( b) 2290. 5 s; ( c) 2292. 3 s Fig. 4 Collision of inclusions at solid /liquid interfaces: ( a) 2289. 9 s; ( b) 2290. 5 s; ( c) 2292. 3 s 在 20 世纪 90 年代,Yin 等[25--26]首次引入激光共 聚焦显微镜在高温条件下成功地实时观察钢中夹杂物 粒子的行为,并从夹杂物!钢液间界面张力的角度很好 地对夹杂物碰撞和聚集行为进行了经典的解释. 之 后,Shibata 等[27]研究 Al 脱氧钢中 Al2 O3 和 Si 脱氧钢 中液态硅酸盐夹杂物在平板式凝固界面前的行为,并 通过实验数据回归得到夹杂物粒子尺寸和凝固界面推 移速度对夹杂物粒子在界面处捕捉/推动的反比关系 式. Shibata 发现,细小的液态夹杂物粒子( 尤其是直径 在 5 μm 或以下) 更容易被固/液相界面推动,大尺寸时 则容易被捕捉,这与本研究观察中较低熔点的夹杂物 粒子在固/液相界面处的行为基本一致. Shibata 从粒 子受力平衡角度分析黏性力以及界面力的影响,指出 影响夹杂物在凝固时固/液相界面处推动/捕捉行为的 关键因素是凝固前沿的传热. 因而笔者在此不再对夹 杂物粒子产生上述行为的原因进行赘述. 在之后的原位观察中,夹杂物粒子在固/液界面处 的碰撞行为在其他视场中重复出现. 如下图 5 所示, 3521. 3 s 时,夹杂物!3 移动进入所观察的视场,此时夹 杂物!4 与夹杂物!5 均已分别被固/液界面!2 和固/液 界面!3 所捕捉. 特别地,夹杂物!3 和夹杂物!4 为球 形,而夹杂物!5 则为簇群状. 此后,夹杂物!3 不断向 夹杂物!4 移动,并在 6 s 后移动靠近至夹杂物!4,二者 随后发生碰撞、聚集而成为同一个夹杂物!( 3 + 4) . 可 以看出,夹杂物!( 3 + 4) 尺寸有明显增加. 特别注意 到,夹杂物!5 在观察过程中发生自收缩现象,可以明 显看出其外形由原来不规则的簇群状,而逐渐收缩成 为规则的球形. Yin 等[25--26]在观察固态高熔点 Al2 O3 在钢液中的行为时,曾指出固态 Al2O3夹杂物在碰撞、 聚集成为簇群状后,会发生自收缩过程. 但是,迄今对 于液态或固--液两相夹杂物而言还未曾见有相关报 道[25--26]. 本研究过程中自收缩球化过程之所以能够发 生,是因为有利于降低夹杂物表面自由能且与夹杂物 成分有关,即当夹杂物成分体系熔点较低时,其在钢中 处于液态或半液态而通常呈现球形. 细小夹杂物在凝固前沿碰撞、聚集和长大仅是 DS 类夹杂物的可能来源之一. 由于越临近钢液凝固,钢 中夹杂物可能的上浮去除时间越短,夹杂物在长大后 残留在钢中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因此,凝固过程中夹 杂物粒子的行为特征应得到更多重视. 另外,钢中夹 杂物的上浮、碰撞、长大等行为与夹杂物--钢液之间表 面张力密切相关. 理论上,二者之间表面张力越大则 夹杂物越容易上浮去除. 而二者间的表面张力与夹杂 物的组成、钢液的成分( C、S、O 等) 有密切关系,即同 一类夹杂物在不同成分钢液中的行为可能不同. 钢 液!夹杂物之间表面张力的相关数据及其与钢液、夹杂 物成分的关系也比较缺乏,未来需要更为深入地研究. 图 6 与图 7 分别为高温原位动态观察前后典型夹 杂物. 由图 6 可见,观察前夹杂物主要为复合的钙镁 铝酸盐. 由能谱可看出,夹杂物内部主要为镁铝尖晶 石而表层则主要为钙铝酸盐,并且夹杂物的尺寸不大 于 5 μm. 但与观察前相比,已经检测到尺寸可超过 · 387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