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参考书:1,《大学物理练习题汇编》 2、张三慧编著。大学基础物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程好沫江之水编.普通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5: 大学物理课程教案(50) 授课类型理论课 授课时间2节 一、授课题目(教季章节或主题): 第17章量子化 173玻尔的氢原子横型 二、本授课单元数学目标或要求: 了解和熟透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了解氢原子光谱的实的规律一巴尔末公式,了解玻尔提出 氢原子理论的科学背景和思想方法,理解氯原子的被尔模型对氯原子光谱实验规律的解释,了解 玻尔模型的进步意文和局限性。 三、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新基本内容,重点、准点,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 基本内容 173袁尔的氢原子模型 1、氢原子光请的实验规律 19世纪中叶,发现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完区有四条滞线。分别叫H,Ha,月,H。线:1885年巴 尔末发现上述谱线可用如下经验公式表示: 立==Rn 11 2) R,=1.09677576×107m 取和=3456,可以计算出上述四条谱线的波长值。与实验测量值符合得相当好,上述谱 线构成的线系称为巴尔术线弱, 氧光语中,除可见光区的巴尔末系外,还有繁外的赖曼系,红外的帕那系,布拉开系和普丰 德系。 上述五个线系可以用一个经验公式一一里德堡公式表示 取A=1,附=23,4.5…。为赖曼弱:取k=3,n=45.67,为帕那系:取k=4,N=5.678…, 为布拉开系:取k-5,”=6,7,8,为普丰德系: 2、经典理论的用难4 参考书:1、《大学物理练习题汇编》 2、张三慧编著,大学基础物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程守洙 江之永编, 普通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大学物理 课程教案(50)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间 2 节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 17 章 量子化 17.3 玻尔的氢原子模型 二、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 了解和熟悉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了解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巴尔末公式,了解玻尔提出 氢原子理论的科学背景和思想方法,理解氢原子的玻尔模型对氢原子光谱实验规律的解释,了解 玻尔模型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三、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 基本内容 17.3 玻尔的氢原子模型 1、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9 世纪中叶,发现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有四条谱线,分别叫 H H H H , , , 线;1885 年巴 尔末发现上述谱线可用如下经验公式表示: ) 1 2 1 ( ~ 1 2 2 n   RH    7 1 H R 1.09677576 10 m   取 n  3,4,5,6…,可以计算出上述四条谱线的波长值,与实验测量值符合得相当好,上述谱 线构成的线系称为巴尔末线系。 氢光谱中,除可见光区的巴尔末系外,还有紫外的赖曼系,红外的帕邢系,布拉开系和普丰 德系。 上述五个线系可以用一个经验公式—— 里德堡公式表示 ) 1 1 ( ~ 1 2 2 k n   RH    取 k = 1,n = 2,3,4,5…,为赖曼系;取 k = 3,n = 4,5,6,7…,为帕邢系;取 k = 4,n = 5,6,7,8…, 为布拉开系;取 k =5,n = 6,7,8…,为普丰德系; 2、经典理论的困难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