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y=2时,Rmax=口P,这时 (2)当弹簧较软时,其l较小,Rmax也变小,当小到1 弹簧也起不到隔振作用。如果弹簧很软,使l继续降低,即1增大,Rmx的绝对值也 !尸>2时,隔振效果较 继续变小,最后则降为0”。由此可见,采用较软的弹簧,在1 好。1一→,Rmax00。 1=1Rmax=Lolp (3)一般取: 45,有 1620),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本实验选 用的一组弹簧,可使Rmax降为P.的17。 在测定Rmax时,本实验采用电阻应变原理,自制了三个拉应力传感器,将此三个传 感器固定在测试系统的下面,装配关系见实验装置示意图21所示。 图2-1传感器装配关系示意图 传感器受力后,其阻值改变,电桥失去平衡,有电信号输出,经实验校正。该传感器 输出的电信号与外P是成线性的关系,将电信号送入动态电阻应变仪,经放大后送入光 线示波器记录下振动波形,供计算分析使用。 电测计算方法如下: 三个传感器连成三个电桥,采用全桥测量。电机启动前,先进行标定。先将三个电桥 调平衡,进行静态标定。如加3kg的力,可记录下三个振动子的总偏移量为A。再启动电机, 记录下振动波形。在一个周期内找到三个振动子的最大总偏移量B,这个B就是通过弹簧减 振后作用在基础的最大力R阳x而引起的振动。 根据3Kgf:A=Rmax:B 得: 3kgf B R max= A 其中A、B可根据实验记录波形(如图2-2)获得。 10 ( ) 2 (2)当弹簧较软时,其o较小, R max 也变小,当小到 o  =2时, R max Po,这时 弹簧也起不到隔振作用。如果弹簧很软,使 o继续降低,即 o增大, R max 的绝对值也  ( ) 2 继续变小,最后则降为“0”。由此可见,采用较软的弹簧,在 o  好。 o→∞, R max 0 。 ( 1 ~ 1 )0R max 1  1 Po >>2时, 隔振效果较 (3)一般取; 4 5 ,有 1 16 20  ,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本实验选 用的一组弹簧,可使 R max 降为 Po的 17 。 在测定 R max 时,本实验采用电阻应变原理,自制了三个拉应力传感器,将此三个传 感器固定在测试系统的下面,装配关系见实验装置示意图2-1所示。 图2-1 传感器装配关系示意图 传感器受力后,其阻值改变,电桥失去平衡,有电信号输出,经实验校正。该传感器 输出的电信号与外力P是成线性的关系,将电信号送入动态电阻应变仪,经放大后送入光 线示波器记录下振动波形,供计算分析使用。 电测计算方法如下: 三个传感器连成三个电桥,采用全桥测量。电机启动前,先进行标定。先将三个电桥 调平衡,进行静态标定。如加3kg的力,可记录下三个振动子的总偏移量为A。再启动电机, 记录下振动波形。在一个周期内找到三个振动子的最大总偏移量B,这个B就是通过弹簧减 振后作用在基础的最大力 R max 而引起的振动。 根据3Kgf :A = R max :B 得:  3kgf B R max  A max 其中A、 B max 可根据实验记录波形(如图2-2)获得。 1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