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4章奇妙的水分子和水资源 1升该溶液中氨的摩尔分数=14.8m01N,+35.8mo1H,0 14.8mo1NH, =0.292 4.4.2溶剂化作用和溶解度 1.溶剂化作用 1)溶液中的离子就会与极性溶剂分子(例如水)间产生离子一偶极之间的作用力。离子附 近的水分子就会重新取向,这一过程就叫做溶剂化,溶液中解离的离子分散在溶剂中就被溶 剂化了。 2)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就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离开溶质进入溶剂的过程,同时还进行着一 个与之相反的过程,就是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重新返回溶质的过程。当溶液中这两个相 反过程的速度相等时,此时该体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3)当溶液中只有一种固体溶质时,这个与溶解相反的过程叫结晶: 当溶液中存在不止一种溶质时,这个与溶解相反的过程叫沉淀: 当纯溶质和纯溶剂都是液体时,这个与溶解相反的过程叫相分散。 2.溶解度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未饱和溶液。 一定量的给定溶剂中可溶解溶质的数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物质的 溶解度可以有几种表示方法,一种常用表示方法是每升溶液溶解溶质的质量(g),还可用每 100毫升溶液中溶解溶质的质量(g)来表示,也可以每升溶液溶解溶质的摩尔数(mole) 来表示。部分化合物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列于表4-4。 一般来说,温度对溶解度会有影响,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它 因素也会影响物质的溶解度, 3.溶解热 (1)纯溶剂 分开的溶剂分子△H,>0 (2)纯溶质 →分开的溶质分子△H2>0 分开的溶质分子 (3) →溶液 △H3<0 分开的溶剂分子 总结果:纯溶质+纯溶剂→溶液 △H溶液=AH,+△H2+AH3 4.5稀溶液的依数性 稀溶液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溶质一定是非挥发性的(b)一定是稀溶液(一般 指浓度低于0.05M的溶液)。 4.5.1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第 4 章 奇妙的水分子和水资源 7  3 3 2 14.8molNH 1升该溶液中氨的摩尔分数= 0.292 14.8molNH +35.8molH O 4.4.2 溶剂化作用和溶解度 1.溶剂化作用 1)溶液中的离子就会与极性溶剂分子(例如水)间产生离子--偶极之间的作用力。离子附 近的水分子就会重新取向,这一过程就叫做溶剂化,溶液中解离的离子分散在溶剂中就被溶 剂化了。 2)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就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离开溶质进入溶剂的过程,同时还进行着一 个与之相反的过程,就是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重新返回溶质的过程。当溶液中这两个相 反过程的速度相等时,此时该体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3)当溶液中只有一种固体溶质时,这个与溶解相反的过程叫结晶; 当溶液中存在不止一种溶质时,这个与溶解相反的过程叫沉淀; 当纯溶质和纯溶剂都是液体时,这个与溶解相反的过程叫相分散。 2.溶解度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未饱和溶液。 一定量的给定溶剂中可溶解溶质的数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物质的 溶解度可以有几种表示方法,一种常用表示方法是每升溶液溶解溶质的质量(g),还可用每 100 毫升溶液中溶解溶质的质量(g)来表示,也可以每升溶液溶解溶质的摩尔数(mole) 来表示。部分化合物 25C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列于表 4-4。 一般来说,温度对溶解度会有影响,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它 因素也会影响物质的溶解度, 3.溶解热 1 2 3 1 2 3 (1) H 0 (2) H 0 (3) H 0 H H H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溶液 纯溶剂 分开的溶剂分子 纯溶质 分开的溶质分子 分开的溶质分子 + 溶液 分开的溶剂分子 ---------------------------------------- 总结果:纯溶质+纯溶剂 溶液 4.5 稀溶液的依数性 稀溶液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溶质一定是非挥发性的(b)一定是稀溶液(一般 指浓度低于 0.05M 的溶液)。 4.5.1 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