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材料力学(I1)”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Material mechanics li 课程编号:110145110146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学时/课内实践学时:96/10 学分 适应对象:机械类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 建议教材及参考十 《材料力学》,刘鸿文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材料力学》,铁木辛柯,科学出版社,1978年 《材料力学》,孙训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材料力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它不仅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工程构件的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 方法。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较熟练地进行受力分析,培养学生对结构的受力情况、稳定情况:对构件的强度、刚度 和稳定性的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和初步的实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内容:材料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其基本假设: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基本要求 1.掌握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概念[l]。 2.理解杆件基本变形形式的受力和变形特点[2]。 重点:材料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 难点:可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第二章轴向拉伸和压缩 内容: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及工程实例,内力和截面法,轴力和轴力图,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伸和 压缩时的变形,低碳钢的拉伸(压缩)试验,应力一一应变曲线图及特征点,铸铁和其他材料的拉伸(压缩)试验,容许应力,安全 系数,强度条件,应力集中的概念,拉(压)超静定问题的概念及其解法,剪切的实用计算,挤压的实用计算。 1.理解内力和应力的概念[2]。 2.掌握轴力的计算和轴力图的绘制[1] 3.掌握拉(压)杆横截面的应力[1]。 4.掌握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变形计算[1]。 5.掌握低碳钢和铸铁和的拉(压)试验[1 6.理解容许应力、安全系数的概念[2] 7.了解应力集中的概念[3]。 8.掌握拉(压)超静定问题的解法[]。 掌握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重点:内力、轴力、截面法。应力、应变、虎克定律及拉(压)强度条件,应掌握它们的概念,且熟悉掌握轴力的计算,轴力 图的绘制及拉(压)强度条件的应用,低碳钢的应力一一应变曲线图及特征点。 难点:拉压超静定问题。剪切面和挤压面面积的计算 第三章扭转 内容:扭转的概念及工程实例:传动轴的功率、转速与外力偶矩间的关系:扭矩和扭矩图。簿壁圆筒扭转,纯剪切的概念,剪 切虎克定律,剪应变,剪切弹性模量,剪应力互等定理。圆轴扭转的剪应力:极惯性矩,抗扭截面模量:扭转强度条件。扭转超静定 问题。矩形截面杆扭转的主要结果。 基本要求 1.理解扭转的概念[2]。 2.掌握扭矩的计算和扭矩图的绘制[1]。 3.理解纯剪切的概念 4.掌握剪切虎克定律和剪应力互等定理[ 5.掌握圆轴扭转的剪应力及其强度条件[1 6.掌握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及其刚度条件[1] 7.了解矩形截面杆扭转的主要结果[3] 重点:扭矩和扭矩图的绘制,剪应力和扭转角及其强度和刚度的计算 难点:纯剪切的概念,剪切虎克定律及剪应力互等定理。 附录I截面的几何性质 算:平行移轴公式、转轴公式:组合图形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计算。形心主惯性轴和形心主惯性金自定,简单图形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计 容:静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简单图形和组合图形静矩的计算及形心位置的 基本要求 1.理解静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的概念[2] 2.掌握简单图形和组合图形静矩的计算及形心位置的确定[1。 3.掌握简单图形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计算[1]。 4.掌握平行移轴公式[1] 5.了解转轴公式[3]。 6.掌握组合图形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计算[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材料力学(II)”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Material Mechanics II 课程编号:110145 110146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学时/课内实践学时: 96/10 学 分:6 适应对象:机械类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材料力学》,刘鸿文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材料力学》,铁木辛柯,科学出版社,1978年 《材料力学》,孙训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材料力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它不仅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工程构件的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 方法。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较熟练地进行受力分析,培养学生对结构的受力情况、稳定情况;对构件的强度、刚度 和稳定性的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和初步的实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内容:材料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其基本假设;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基本要求:    1.掌握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概念[1]。    2.理解杆件基本变形形式的受力和变形特点[2]。    重点:材料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    难点:可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内容: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及工程实例,内力和截面法,轴力和轴力图,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伸和 压缩时的变形,低碳钢的拉伸(压缩)试验,应力——应变曲线图及特征点,铸铁和其他材料的拉伸(压缩)试验,容许应力,安全 系数,强度条件,应力集中的概念,拉(压)超静定问题的概念及其解法,剪切的实用计算,挤压的实用计算。    基本要求:    1.理解内力和应力的概念[2]。    2.掌握轴力的计算和轴力图的绘制[1]。    3.掌握拉(压)杆横截面的应力 [1]。    4.掌握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变形计算 [1]。    5.掌握低碳钢和铸铁和的拉(压)试验 [1]。    6.理解容许应力、安全系数的概念[2]。    7.了解应力集中的概念[3]。    8.掌握拉(压)超静定问题的解法[1]。    9.掌握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1]。    重点:内力、轴力、截面法。应力、应变、虎克定律及拉(压)强度条件,应掌握它们的概念,且熟悉掌握轴力的计算,轴力 图的绘制及拉(压)强度条件的应用,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图及特征点。    难点:拉压超静定问题。剪切面和挤压面面积的计算。    第三章 扭转    内容:扭转的概念及工程实例;传动轴的功率、转速与外力偶矩间的关系;扭矩和扭矩图。 簿壁圆筒扭转,纯剪切的概念,剪 切虎克定律,剪应变,剪切弹性模量,剪应力互等定理。圆轴扭转的剪应力;极惯性矩,抗扭截面模量;扭转强度条件。扭转超静定 问题。矩形截面杆扭转的主要结果。    基本要求:    1.理解扭转的概念[2]。    2.掌握扭矩的计算和扭矩图的绘制[1]。    3.理解纯剪切的概念 [2]。    4.掌握剪切虎克定律和剪应力互等定理 [1]。    5.掌握圆轴扭转的剪应力及其强度条件[1]。    6.掌握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及其刚度条件[1]]。    7.了解矩形截面杆扭转的主要结果 [3]。    重点:扭矩和扭矩图的绘制,剪应力和扭转角及其强度和刚度的计算    难点:纯剪切的概念,剪切虎克定律及剪应力互等定理。    附录I 截面的几何性质    内容:静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简单图形和组合图形静矩的计算及形心位置的确定。简单图形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计 算;平行移轴公式、转轴公式;组合图形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计算。形心主惯性轴和形心主惯性矩。    基本要求:    1.理解静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的概念[2]。    2.掌握简单图形和组合图形静矩的计算及形心位置的确定[1]。    3.掌握简单图形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计算[1]。    4.掌握平行移轴公式[1]。    5.了解转轴公式[3]。    6.掌握组合图形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计算 [1]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