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A7 R 8 C.9 D.10 从图中的“缺页计数”栏里可以看出应该选择D。 页而走向+ 1234125123456 23423553446 3个内存块+ 123412225334 ①Q②②④110@②5⑤3 缺项计数+√√√√√√√√√√ 3.系统出现“抖动”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引起的。 A,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B.交换的信息量太大 C.内存容量不足 D.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策略 4.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D A.进行存储保扩 B.允许程序浮动 C.允许程序移动 D.扩充主存容量 5.作业在执行中发生了缺页中断,那么经中断处理后,应返回执行B指令。 A.被中断的前一条 B.被中断的那条 C.被中断的后一条 D.程序第一条 6.在实行分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分页是由D完成的 A,军序 B.用户 C.操作员 D.系统 7.下面的A页面淘汰算法有时会产生异常现象。 A.先进先出 B.最近最少使用C最不经常使用 D.最佳 8,在一个分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页表的内容为: 号 块号 2 2 7 若页的大小为4KB,则地址转换机构将相对地址0转换成的物理地址是A。 A.8192 B.4096 C.2048 D.1024 注意,相对地址0肯定是第0页的第0个字节。查页表可知第0页存放在内存的第2 块。现在块的尺寸是4KB,因此第2块的起始地址为8192。故相对地址0所对应的绝对地 址(即物理地址)是8192 9 下面所列的存储管理方案中, A实行的不是动态重定位 A.固定分☒ B.可变分区 C.分页式 D.请求分页式 10.在下面所列的诸因素中,不对缺页中断次数产生影响的是C。 A,内存分块的尺寸 B.程序编制的质量 C.作业等待的时间 D.分配给作业的内存块数 1.在分段式存储管理中,是由用户实施分段的。因此B, A段内和各段间的地址都是连续的 B.段内的地址是连续的,各段间的地址可以不连续 C.段内的地址可以不连续,但段间的地址是连续的 D.段内的地址和各段间的地址都是不连续的 12. 个分段式存储管理系统,地址用24位表示,其中8位表示段号。那么每段的最大 -10- 10 - A.7 B.8 C.9 D.10 从图中的“缺页计数”栏里可以看出应该选择 D。 1 2 3 4 1 2 5 1 2 3 4 5 6 1 2 3 4 1 2 5 5 5 3 4 4 6 1 2 3 4 1 2 2 2 5 3 3 4 1 2 3 4 1 1 3 √ √ √ √ √ √ √ √ √ 页面走向→ 3 个内存块→ 缺页计数→ 1 2 5 5 √ 3.系统出现“抖动”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 引起的。 A.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B.交换的信息量太大 C.内存容量不足 D.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策略 4.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 D 。 A.进行存储保护 B.允许程序浮动 C.允许程序移动 D.扩充主存容量 5.作业在执行中发生了缺页中断,那么经中断处理后,应返回执行 B 指令。 A.被中断的前一条 B.被中断的那条 C.被中断的后一条 D.程序第一条 6.在实行分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分页是由 D 完成的。 A.程序员 B.用户 C.操作员 D.系统 7.下面的 A 页面淘汰算法有时会产生异常现象。 A.先进先出 B.最近最少使用 C.最不经常使用 D.最佳 8.在一个分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页表的内容为: 若页的大小为 4KB,则地址转换机构将相对地址 0 转换成的物理地址是 A 。 A.8192 B.4096 C.2048 D.1024 注意,相对地址 0 肯定是第 0 页的第 0 个字节。查页表可知第 0 页存放在内存的第 2 块。现在块的尺寸是 4KB,因此第 2 块的起始地址为 8192。故相对地址 0 所对应的绝对地 址(即物理地址)是 8192。 9.下面所列的存储管理方案中, A 实行的不是动态重定位。 A.固定分区 B.可变分区 C.分页式 D.请求分页式 10.在下面所列的诸因素中,不对缺页中断次数产生影响的是 C 。 A.内存分块的尺寸 B.程序编制的质量 C.作业等待的时间 D.分配给作业的内存块数 11.在分段式存储管理中,是由用户实施分段的。因此 B 。 A.段内和各段间的地址都是连续的 B.段内的地址是连续的,各段间的地址可以不连续 C.段内的地址可以不连续,但段间的地址是连续的 D.段内的地址和各段间的地址都是不连续的 12.一个分段式存储管理系统,地址用 24 位表示,其中 8 位表示段号。那么每段的最大 页号 块号 0 2 1 1 2 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