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美关系史 美国政府尚在犹豫观望,日本却已作出了强硬反应。8日,大限重信首相接见中国公使 陆宗舆,责问中国政府是否想联美反日,公然声称,"日以英国同盟关系,如东方有战,日 本不能中立。总须东方德舰灭尽,海面方告和平"42。日本并把第二舰队开到山东附近海面。 10日、13日,驻华公使小幡西吉两次到外交部责问:"贵国政府以关系东方和平问题,不先 与日本电商,而先商之美国,政府甚不满意",说这是中国政府的"不友好行为”43。此外, 日本还唆使在东北的日侨寻衅闹事,制造混乱。在日本政府坚决反对下,中国政府被迫撒销 原议。 日本以英国盟国资格,于8月15日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舰队立即撤离日本 海及中国海,不能撤退的解除武装,并在9月15日之前无偿无条件将胶州湾交给日本官宪, 以备将来交还中国。日本限德国在8月23日答复最后通牒,否则日本将采取必要手段44。 日本发出上述最后通牒的当晚,加藤外相接见美国大使葛士礼,信誓旦旦地保证:"日 本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不在中国寻求任何领土扩张”。美国政府在8月19日的答复中重 申了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并要求日本一旦因中国内乱需要采取行动时,履行《罗 脱-高平协定》,事先与美国政府商议45。 日本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后,其图谋已昭然若揭。中国政府想与德国直接交涉交还胶州 租借地。这本是中国领土,是德国强占去的,中国政府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日本竞以 "中国既守中立、自无预战之理"为由,坚决反对中德直接交涉46。袁世凯转而向美国求助, 希望美国代收胶州湾。布赖安怕招麻烦,认为"这将挑起战争而不是避免战争”,拒绝了中国 要求。47袁世凯政府为阻止日本侵夺胶州湾所作的软弱努力完全失败,只好认可了日本对 德最后通牒。 8月23日,最后通牒到期,德国未予答复,日本对德宣战。9月2日,日军2万人在龙 口等地登陆,迅速占领了包括济南在内的大片土地,控制了胶济铁路全线。日军不断扩大侵 占区域,使袁政府对日本企图愈来愈不放心。10月1日,交通总长梁敦彦往访芮恩施。他 明确地说:"日本军阀并不以攻陷青岛为满足,而是要利用这个机会在中国内地获得政治上、 军事上稳固的地位"。翌日,袁世凯在接见芮恩施时也表示,日本人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的计 划,即利用欧洲危机,进一步奠定控制中国的基础:通过对港口和铁路的占领而控制山东, 是这个计划的基石。袁世凯希望威尔逊总统同英国政府会商,进行斡旋,约束日本把军事行 动限制在攻占青岛所需要的范围48。袁的请求为美国政府断然拒绝。国务院顾问蓝辛在11 月4日给芮恩施的指示中说:"美国如因中国领土完整的问题而卷入国际争执之中,那真是 愚狂之极。"49蓝辛的话十分简明而坦率地道出了当时美国对华政策的-个原则:倘有国际纠 葛,美国便会从它历来标榜的门户开放政策后退的,这个政策是经不住风浪考验的。 在日本出兵山东的同时,英国也于9月23日派兵1500人在青岛附近崂山登陆。11月7 日,日英联军攻占青岛。胶州湾在被德国占据16年之后,又陷入日本侵略者的蹂蹦之中。 夺取山东不是日本参战的最终目的。欧战爆发以来,日本朝野上下,军政各界对于如何 利用"天祜"扩大在华利益设计了种种方案。大隅政府把这些侵略计划归纳成臭名昭著的二十 一条要求,于1915年1月18日由驻华公使日置益直接向袁世凯提出。 日本的要求共分五号。第一号共四条,要求允许其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并加以扩展: 第二号共七条,要求将旅顺、大连租期和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延长到99年,并承认 日本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的优越地位,实际上是要把那里变成日本的殖民地:第三号共两条, 日本在所谓"合办事业"的幌子下要求霸占汉冶萍公司这个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第四号一 条,要求中国承诺所有沿海港湾及岛屿均不让与或租借给他国;第五号共七条,内容最广, 9中美关系史 9 美国政府尚在犹豫观望,日本却已作出了强硬反应。8 日,大隈重信首相接见中国公使 陆宗舆,责问中国政府是否想联美反日,公然声称,"日以英国同盟关系,如东方有战,日 本不能中立。总须东方德舰灭尽,海面方告和平"42。日本并把第二舰队开到山东附近海面。 10 日、13 日,驻华公使小幡西吉两次到外交部责问:"贵国政府以关系东方和平问题,不先 与日本电商,而先商之美国,政府甚不满意",说这是中国政府的"不友好行为"43。此外, 日本还唆使在东北的日侨寻衅闹事,制造混乱。在日本政府坚决反对下,中国政府被迫撤销 原议。 日本以英国盟国资格,于 8 月 15 日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舰队立即撤离日本 海及中国海,不能撤退的解除武装,并在 9 月 15 日之前无偿无条件将胶州湾交给日本官宪, 以备将来交还中国。日本限德国在 8 月 23 日答复最后通牒,否则日本将采取必要手段 44。 日本发出上述最后通牒的当晚,加藤外相接见美国大使葛士礼,信誓旦旦地保证:"日 本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不在中国寻求任何领土扩张"。美国政府在 8 月 19 日的答复中重 申了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并要求日本一旦因中国内乱需要采取行动时,履行《罗 脱-高平协定》,事先与美国政府商议 45。 日本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后,其图谋已昭然若揭。中国政府想与德国直接交涉交还胶州 租借地。这本是中国领土,是德国强占去的,中国政府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日本竟以 "中国既守中立、自无预战之理"为由,坚决反对中德直接交涉 46。袁世凯转而向美国求助, 希望美国代收胶州湾。布赖安怕招麻烦,认为"这将挑起战争而不是避免战争",拒绝了中国 要求。47 袁世凯政府为阻止日本侵夺胶州湾所作的软弱努力完全失败,只好认可了日本对 德最后通牒。 8 月 23 日,最后通牒到期,德国未予答复,日本对德宣战。9 月 2 日,日军 2 万人在龙 口等地登陆,迅速占领了包括济南在内的大片土地,控制了胶济铁路全线。日军不断扩大侵 占区域,使袁政府对日本企图愈来愈不放心。10 月 1 日,交通总长梁敦彦往访芮恩施。他 明确地说:"日本军阀并不以攻陷青岛为满足,而是要利用这个机会在中国内地获得政治上、 军事上稳固的地位"。翌日,袁世凯在接见芮恩施时也表示,日本人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的计 划,即利用欧洲危机,进一步奠定控制中国的基础;通过对港口和铁路的占领而控制山东, 是这个计划的基石。袁世凯希望威尔逊总统同英国政府会商,进行斡旋,约束日本把军事行 动限制在攻占青岛所需要的范围 48。袁的请求为美国政府断然拒绝。国务院顾问蓝辛在 11 月 4 日给芮恩施的指示中说:"美国如因中国领土完整的问题而卷入国际争执之中,那真是 愚狂之极。"49 蓝辛的话十分简明而坦率地道出了当时美国对华政策的-个原则:倘有国际纠 葛,美国便会从它历来标榜的门户开放政策后退的,这个政策是经不住风浪考验的。 在日本出兵山东的同时,英国也于 9 月 23 日派兵 1500 人在青岛附近崂山登陆。11 月 7 日,日英联军攻占青岛。胶州湾在被德国占据 16 年之后,又陷入日本侵略者的蹂躏之中。 夺取山东不是日本参战的最终目的。欧战爆发以来,日本朝野上下,军政各界对于如何 利用"天祜"扩大在华利益设计了种种方案。大隅政府把这些侵略计划归纳成臭名昭著的二十 一条要求,于 1915 年 1 月 18 日由驻华公使日置益直接向袁世凯提出。 日本的要求共分五号。第一号共四条,要求允许其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并加以扩展; 第二号共七条,要求将旅顺、大连租期和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延长到 99 年,并承认 日本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的优越地位,实际上是要把那里变成日本的殖民地;第三号共两条, 日本在所谓"合办事业"的幌子下要求霸占汉冶萍公司这个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第四号一 条,要求中国承诺所有沿海港湾及岛屿均不让与或租借给他国;第五号共七条,内容最广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