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并开始建立自上而下的储量管理体随之撤消。此后,全国油气探明储量作中,让人深深地感受到全国各申 系,以及申报、评审和报批的程序。的统一评审工作,由国土资源部矿产报储量单位,为完成储量任务,年复 1986年夏着手起草石油与天然气的储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石油天然气专业办一年地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每年参与 量规范经全国矿产资源储量委员会公室(下称油气专业办公室)承办,并储量评审工作的专家,夜以继日地工 批准后,1988年以国家标准发布实从198年起,着力进行了油气储量规作热情令人钦佩。然而,实际的储量 施,即《石油储量规范》GBn269-范的修订工作,完成了《石油天然气评审工作,确实也令人感到计划 88和《天然气储量规范》GBn270-储量规范》的送审与报批两稿。在体制、长官意志、任务储量、充满压 88当然,这两个规范带有浓厚的计199 因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力、奖惩兑现基层着急的紧张气息。 划经济色彩。此后由于没有新规范的和中国海油的先后成功上市,并考虑有时也会碰到:上边下任务,下边忙 出台,上述两个规范执行至今。应当储量规范同国际接轨等问题,致使业数字,中间两为难的无奈局面。平心 肯定地说,这两个规范,在我国油气已完成的《石油天然气储量规范》搁静气地说,任务不可没有,但不可过 探明储量的评审与管理工作中起到了浅未果。此后,根据新的形势要求油重,压力不可没有,但不可过大,什 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已不适应我国当气专业办公室用了近两年的时间,主么都需要讲究一个度,超过度者物及 前及今后形势发展的需要 持完成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必反也。我们应当,既要想领导之所 在1995年春夏之交,全国油气储类》和《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的想,又要急基层之所难。脱离实际的 委换届,根据当时油气工业发展的战报批稿。此间,值得提及的是,200高指标,会带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略调整和扩大对外合作的需要,以及年3月之后,在我国油气探明储量的的负面影响,而导致储量的失真。过 实现“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和跨国经评审工作中,开始启动了矿产储量评去也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例,一些比 营”的目标,对于油气储量管理工作估师制,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愿较大的油气田,在构造不清、油气藏 提出了要树立四个观念和实现四个转评估师们,担当起既对国家负责,又类型不清、储层横向变化不清和油气 变的要求“一是树立经济观念实现对企业负责的重任。其实,我国的石水关系不清的情况下,为完成任务就 由地质储量管理转变到可采储量管油企业均为国有大型企业,它同国家急于上报探明储量,结果造成储量明 理;二是树立动态观念,实现由静态利益应当是一致的。当然,企业的利显偏大和开发投资的损失。在过去的 储量管理,转变到静态、动态和剩余益应当服从于国家的利益。 实际工作中,同样也存在着:勘探报 可采储量管理;三是树立品位观念 储量、开发不认帐、还得再评价、浪 实现原油由重量管理转变到体积管 冷静的思考 费无商量的现象。过去有些媒体对于 理:四是树立价值观念,实现由实物 在过去多年的油气储量的评审工储量失实的报道,确实起到了 管理,转变到实物和价值储量管理。” 这四个树立和四个转变,也包含着油 气储量管理观念和管理体制上转变的 内涵。正基于此,全国油气储委办公 室,开始考虑油气储量规范的修改工 作,从1996年开始,先后组织赴美国、 加拿大、俄罗斯和挪威等国,多次进 行学习与考察活动,并着手组织有关 专家进行规范修改的研讨 在1998年春,由于全国矿产资源 储量委员会被撤消,全国油气储委也 2003.10石油科技论坛13 91994-2007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2003.10 石油科技论坛 13 并开始建立自上而下的储量管理体 系,以及申报、评审和报批的程序。 1986年夏着手起草石油与天然气的储 量规范,经全国矿产资源储量委员会 批准后,1988 年以国家标准发布实 施,即《石油储量规范》GBn 269- 88 和《天然气储量规范》GBn 270- 88。当然,这两个规范带有浓厚的计 划经济色彩。此后由于没有新规范的 出台,上述两个规范执行至今。应当 肯定地说,这两个规范,在我国油气 探明储量的评审与管理工作中起到了 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已不适应我国当 前及今后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1995年春夏之交,全国油气储 委换届,根据当时油气工业发展的战 略调整和扩大对外合作的需要,以及 实现“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和跨国经 营”的目标,对于油气储量管理工作 提出了要树立四个观念和实现四个转 变的要求:“一是树立经济观念,实现 由地质储量管理转变到可采储量管 理;二是树立动态观念,实现由静态 储量管理,转变到静态、动态和剩余 可采储量管理;三是树立品位观念, 实现原油由重量管理转变到体积管 理;四是树立价值观念,实现由实物 管理,转变到实物和价值储量管理。” 这四个树立和四个转变,也包含着油 气储量管理观念和管理体制上转变的 内涵。正基于此,全国油气储委办公 室,开始考虑油气储量规范的修改工 作,从1996年开始,先后组织赴美国、 加拿大、俄罗斯和挪威等国,多次进 行学习与考察活动,并着手组织有关 专家进行规范修改的研讨。 在1998年春,由于全国矿产资源 储量委员会被撤消,全国油气储委也 随之撤消。此后,全国油气探明储量 的统一评审工作,由国土资源部矿产 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石油天然气专业办 公室(下称油气专业办公室)承办,并 从1998年起,着力进行了油气储量规 范的修订工作,完成了《石油天然气 储量规范》的送审与报批两稿。在 1999年之后,因中国石油、中国石化 和中国海油的先后成功上市,并考虑 储量规范同国际接轨等问题,致使业 已完成的《石油天然气储量规范》搁 浅未果。此后,根据新的形势要求,油 气专业办公室用了近两年的时间,主 持完成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 类》和《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的 报批稿。此间,值得提及的是, 2000 年3 月之后,在我国油气探明储量的 评审工作中,开始启动了矿产储量评 估师制,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愿 评估师们,担当起既对国家负责,又 对企业负责的重任。其实,我国的石 油企业均为国有大型企业,它同国家 利益应当是一致的。当然,企业的利 益应当服从于国家的利益。 二.冷静的思考 在过去多年的油气储量的评审工 作中,让人深深地感受到:全国各申 报储量单位,为完成储量任务,年复 一年地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每年参与 储量评审工作的专家,夜以继日地工 作热情令人钦佩。然而,实际的储量 评审工作,确实也令人感到:计划 体制、长官意志、任务储量、充满压 力、奖惩兑现、基层着急的紧张气息。 有时也会碰到:上边下任务,下边忙 数字,中间两为难的无奈局面。平心 静气地说,任务不可没有,但不可过 重,压力不可没有,但不可过大,什 么都需要讲究一个度,超过度者物及 必反也。我们应当,既要想领导之所 想,又要急基层之所难。脱离实际的 高指标,会带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的负面影响,而导致储量的失真。过 去也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例,一些比 较大的油气田,在构造不清、油气藏 类型不清、储层横向变化不清和油气 水关系不清的情况下,为完成任务就 急于上报探明储量,结果造成储量明 显偏大和开发投资的损失。在过去的 实际工作中,同样也存在着:勘探报 储量、开发不认帐、还得再评价、浪 费无商量的现象。过去有些媒体对于 储量失实的报道, 确实起到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