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做了调查研究,他们利用航空热红外扫描图像,共判读出异常点29处,绘 制了约25公里江段的污染判读图。他们还对北起大连,南至海南岛海岸沿线 的港口及海上平台对海水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航空红外监测,为国家海洋局执 法提供了依据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技术复杂、具有重大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的巨大工程,但是,在长江干流上兴建三峡大坝,必将对其生态、 环境及社会产生深刻地影响。为此,在系统地开展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 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中,以及在实地调查工作中都采用了遥感综合分析的方 法,充分发挥了遥感在三峡环境论证与信息储备中的作用。并在库区环境本 底调查、环境演变分析、环境动态监测等方面取得许多明显成效,为我国三 峡工程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和基础。 近年来,我国相继在长春、太原、北京、天津、广州等大中城市,利用 航空遥感进行城市环境的监测和评价,这标志着我国遥感在环境监测方面的 应用正向更为广泛深入的方向发展。 (二)在对抗自然灾害中的应用 自然灾害是指环境异常或环境的突发性变化,给人类生活和生存带来的 灾难。近年来遥感技术在预报灾害方面取得很多重要成就,成为预报自然灾 害的有力工具和手段 气象卫星当前已进入业务性运转,形成多层次的预报网络,在灾害性天 气监测、天气分析预报、气象研究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风 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研制和相继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气象 预报技术已从单项、短期、小范围的预报发展成综合性、中长期、大范围的 准确预报。为我国的旱情、洪水,以及滑坡、泥石流和病虫害的准确预报提 供了可靠资料,为采取减灾措施提供了可靠基础。 森林火灾一直是威胁林业建设的重要灾害之一,早在70年代,我国就进 行机载遥感一林火探测实验,在3000米高空通过热红外传感器可发现地面 0.1平方米的火源。1987年5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特大火灾中,遥感 在准确确定火源位置、范围,以及火源蔓延趋势,为扑灭大火提供及时准确 的火情信息上,以及在监测火势发展,灾后评估火灾损失和恢复重建规划方 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获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近年来,在利用多时相遥感资料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进行综合调查和研究;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监测地壳及其板块 的运动,进行大区域的地球动力学研究,探索地震的发生机理,进行地震的 中长期预报;利用多时相大比例尺航空遥感图像结合气象预报资料和地面勘 查进行滑坡、泥石流的调查与监测,保障重点工程及铁路沿线的安全;以及 利用远距离卫星通讯技术,提高灾害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救灾和决策 提供依据等方面,都取得很大成效和重大的进展。 三、遥感在区域分析及建设规划方面的应用 遥感图像是地表面一定区域景观的真实、客观的记录和形象显示。地理 学区域分析亦充分利用和发挥了遥感图像的这一特点和优势,成为遥感在地 理学应用的重要方面。例如,我国早期开展的滕冲、长春、新疆及长江中下 游地区的遥感试验,以及近年来开展的黄土高原遥感综合调查,“三北”防 护林遥感综合调查等大型遥感工程中,都是以遥感区域分析为先导,以区域状做了调查研究,他们利用航空热红外扫描图像,共判读出异常点 29 处,绘 制了约 25 公里江段的污染判读图。他们还对北起大连,南至海南岛海岸沿线 的港口及海上平台对海水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航空红外监测,为国家海洋局执 法提供了依据。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技术复杂、具有重大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的巨大工程,但是,在长江干流上兴建三峡大坝,必将对其生态、 环境及社会产生深刻地影响。为此,在系统地开展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 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中,以及在实地调查工作中都采用了遥感综合分析的方 法,充分发挥了遥感在三峡环境论证与信息储备中的作用。并在库区环境本 底调查、环境演变分析、环境动态监测等方面取得许多明显成效,为我国三 峡工程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和基础。 近年来,我国相继在长春、太原、北京、天津、广州等大中城市,利用 航空遥感进行城市环境的监测和评价,这标志着我国遥感在环境监测方面的 应用正向更为广泛深入的方向发展。 (二)在对抗自然灾害中的应用 自然灾害是指环境异常或环境的突发性变化,给人类生活和生存带来的 灾难。近年来遥感技术在预报灾害方面取得很多重要成就,成为预报自然灾 害的有力工具和手段。 气象卫星当前已进入业务性运转,形成多层次的预报网络,在灾害性天 气监测、天气分析预报、气象研究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风 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研制和相继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气象 预报技术已从单项、短期、小范围的预报发展成综合性、中长期、大范围的 准确预报。为我国的旱情、洪水,以及滑坡、泥石流和病虫害的准确预报提 供了可靠资料,为采取减灾措施提供了可靠基础。 森林火灾一直是威胁林业建设的重要灾害之一,早在 70 年代,我国就进 行机载遥感—林火探测实验,在 3000 米高空通过热红外传感器可发现地面 0.1 平方米的火源。1987 年 5 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特大火灾中,遥感 在准确确定火源位置、范围,以及火源蔓延趋势,为扑灭大火提供及时准确 的火情信息上,以及在监测火势发展,灾后评估火灾损失和恢复重建规划方 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获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近年来,在利用多时相遥感资料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进行综合调查和研究;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监测地壳及其板块 的运动,进行大区域的地球动力学研究,探索地震的发生机理,进行地震的 中长期预报;利用多时相大比例尺航空遥感图像结合气象预报资料和地面勘 查进行滑坡、泥石流的调查与监测,保障重点工程及铁路沿线的安全;以及 利用远距离卫星通讯技术,提高灾害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救灾和决策 提供依据等方面,都取得很大成效和重大的进展。 三、遥感在区域分析及建设规划方面的应用 遥感图像是地表面一定区域景观的真实、客观的记录和形象显示。地理 学区域分析亦充分利用和发挥了遥感图像的这一特点和优势,成为遥感在地 理学应用的重要方面。例如,我国早期开展的滕冲、长春、新疆及长江中下 游地区的遥感试验,以及近年来开展的黄土高原遥感综合调查,“三北”防 护林遥感综合调查等大型遥感工程中,都是以遥感区域分析为先导,以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