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人性化、文化传承、绿色生态方面转型,逐步打造成为国际化、特色 化、多元化的世界级滨水开放空间。 3.3.1总体目标 一是初步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沿江产业集聚带;二是初步形 成集旅游、文化于一体的休闲功能体系;三是初步形成交通便捷、保 障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四是初步取得生态环境修复与公共环境提升 成效;五是初步形成国际化大都市的新景观和新地标。 具体做法上:构建“一带、多点、多楔”的滨江绿地空间结构(“一 带”指从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的滨江绿化带;“多点”指滨江绿带上 重要绿化、广场节点;“多楔”指多条连接滨江与腹地的楔状绿地) 打开封闭的江岸,连通滨江断点和堵点,改善滨水可达性、亲水性, 让人们近水、见水、亲水。同时,通过提升城市生活环境品质,建设 便捷智慧的公共服务设施,组织丰富多彩的市民活动,使浦江东岸成 为富有活力、开放连贯的公共活动岸线。 3.3.2五大核心策略 黄浦江东岸公共空间贯通规划和实践緊密围绕资源禀赋和总体 标,遵循“铺绿、穿线、镶嵌、覆盖、点亮”五个核心策略。 (1)铺绿策略——建立满足多样性的生态空间体系 浦江东岸公共空间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重构以自然为本底,构建 亲水怡人的绿色岸线,融入地区生态格局。浦江两岸拥有相对优越的 自然资源,湿地、绿地、公园等多种绿化形式分布在沿江各区域。东 岸的贯通设计以“自然东岸”作为三大原则之一,发挥其绿色生态资 第10页/共34页第 10 页 /共 34 页 人性化、文化传承、绿色生态方面转型,逐步打造成为国际化、特色 化、多元化的世界级滨水开放空间。 3.3.1 总体目标 一是初步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沿江产业集聚带;二是初步形 成集旅游、文化于一体的休闲功能体系;三是初步形成交通便捷、保 障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四是初步取得生态环境修复与公共环境提升 成效;五是初步形成国际化大都市的新景观和新地标。 具体做法上:构建“一带、多点、多楔”的滨江绿地空间结构(“一 带”指从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的滨江绿化带;“多点”指滨江绿带上 重要绿化、广场节点;“多楔”指多条连接滨江与腹地的楔状绿地)。 打开封闭的江岸,连通滨江断点和堵点,改善滨水可达性、亲水性, 让人们近水、见水、亲水。同时,通过提升城市生活环境品质,建设 便捷智慧的公共服务设施,组织丰富多彩的市民活动,使浦江东岸成 为富有活力、开放连贯的公共活动岸线。 3.3.2 五大核心策略 黄浦江东岸公共空间贯通规划和实践紧密围绕资源禀赋和总体 目标,遵循“铺绿、穿线、镶嵌、覆盖、点亮”五个核心策略。 (1)铺绿策略——建立满足多样性的生态空间体系 浦江东岸公共空间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重构以自然为本底,构建 亲水怡人的绿色岸线,融入地区生态格局。浦江两岸拥有相对优越的 自然资源,湿地、绿地、公园等多种绿化形式分布在沿江各区域。东 岸的贯通设计以“自然东岸”作为三大原则之一,发挥其绿色生态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