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板块构造 大陆漂移,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立论主要建立在陆地-些地质现象上。 海底扩张则主要依据一些海底地质调查的资料。 在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将大陆地质的硏究与海洋地 质的研究结合并统一起来。力图找出它们之间本质的联系。这就产生了板块 构造的理论。 最早将板块构造的思想介绍到我国的是地质界老前辈尹赞勋1972年。 板块构造的基本内容 1.固体地球在垂向上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圈层——上部 刚性的岩石圈与下部塑性软流圈 2.岩石圈在侧向上又可划分为大小不一的板块。板块之间以洋脊、海沟、 转换断层及地缝合线为界。板块边界是地震、火山、构造活动集中的地 3.岩石圈板块在地球表面作大规模水平运动。洋脊处扩张增生,海沟处 压缩消亡,以保证地表面积不变。 4.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的地幔对流 板块的划分 (一)边界类型 1 洋脊——离散型边界,生长性边界。 地幔物质在此涌岀洋壳增生两侧板块沿边界相背运动离散运动 大量的玄武岩喷发及频繁的浅源地震 2.海沟——汇聚(敛合)型边界(消减带、消之带、俯冲带 沿此边界相邻板块作相向运动,洋壳府冲潜入陆壳之下消亡。沿此 边界有了强烈的地震,岩浆活动(火山、侵入)构造变形、变质作用 3.转换断层——(与洋脊、海沟通共生)平错型边界。 相邻两板块作剪切错动,无增生,无消减。沿此边界有地震及构造 变形 地缝合线——汇聚型边界(碰接边界 两大陆壳的碰撞带或焊接线 两板块相碰,洋中壳府冲到地幔中消失,两侧的陆壳相碰,发生强烈挤 压,经长期褶皱、逆掩、破裂、混杂、变质形成的线状分布,复杂地带,喜10 §3.板块构造 大陆漂移,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立论主要建立在陆地一些地质现象上。 海底扩张则主要依据一些海底地质调查的资料。 在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将大陆地质的研究与海洋地 质的研究结合并统一起来。力图找出它们之间本质的联系。这就产生了板块 构造的理论。 最早将板块构造的思想介绍到我国的是地质界老前辈尹赞勋 1972 年。 一、板块构造的基本内容 1. 固体地球在垂向上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圈层——上部 刚性的岩石圈与下部塑性软流圈。 2. 岩石圈在侧向上又可划分为大小不一的板块。板块之间以洋脊、海沟、 转换断层及地缝合线为界。板块边界是地震、火山、构造活动集中的地 带。 3. 岩石圈板块在地球表面作大规模水平运动。洋脊处扩张增生,海沟处 压缩消亡,以保证地表面积不变。 4. 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的地幔对流。 二、板块的划分 (一)边界类型 1. 洋脊———离散型边界,生长性边界。 地幔物质在此涌出,洋壳增生,两侧板块沿边界相背运动(离散运动)。 大量的玄武岩喷发及频繁的浅源地震。 2. 海沟———汇聚(敛合)型边界(消减带、消之带、俯冲带)。 沿此边界相邻板块作相向运动,洋壳府冲潜入陆壳之下消亡。沿此 边界有了强烈的地震,岩浆活动(火山、侵入)构造变形、变质作用)。 3. 转换断层——(与洋脊、海沟通共生)平错型边界。 相邻两板块作剪切错动,无增生,无消减。沿此边界有地震及构造 变形。 4. 地缝合线——汇聚型边界(碰接边界)。 两大陆壳的碰撞带或焊接线。 两板块相碰,洋中壳府冲到地幔中消失,两侧的陆壳相碰,发生强烈挤 压,经长期褶皱、逆掩、破裂、混杂、变质形成的线状分布,复杂地带,喜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