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THINK TANK Culture文化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 是以广生焉。 夫夫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文!本章开始一句即上期所解读的内容为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 坤乾 之间则备矣。温故之后,从字面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前一节和本节之间 总分的逻辑关系:前一节是综合来讲《易》之广、之大,而这一节则细 址其 分何为广、何为大 若解读这一节,有两点要关注:一为“阴、阳”,代表形式为乾、坤 静 静 一为“动、静”。乾坤为两种形态,动静是两种状态;乾中有动有静,坤 中也有动有静,状态不同,所表现的形态也各异。乾在静中为专,专为 也也 专一,不驳杂:乾在动中为直,无歧为直,没有溢斜出,如比积的 结果就是“大”。这一句最典型的体现朝是人们所然知的“天行健,君子 以自强不息”。对应到活中,最形象的例子就是射箭,箭在弦上的时候 翁喜 人就要屏住呼吸,专心致志;而一旦拉弓绷紧的手“直”开,箭即直奔 标的,越专一、越径直,箭射得越好;再来看坤,坤在静中为“翕”,为 合,为包容;在动中为“辟”,为开,为接纳,一开一合最终成就了坤之 其其 “广”。理解坤的动静,最直接的理念对应就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 物”。现实生活中,随处可感知这种“开、合”,如呼吸,如吞吐,都是 人的生命系统必不可少的支撑。 也 也 阴、阳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动、静也即如此。没有绝对的动,也没 有绝对的静。对于动静之间的相互对立、转化关系,前人曾有精辟的论 辟 述: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 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程颐提出“动静无端, 阴阳无始”,又说:“先儒皆以静为见天地之心,盖不知动之端乃天地之 是 心也。非知道者孰能识之”(《程氏易传》);朱熹又言:“动静二字,相为 对待,不能相无。若不与动对,则不名为静;不与静对,则亦不名为动矣” 口以<p (《朱文公文集·答胡广仲》)。继而又说:“阴静之中,自有阳之根;阳动 之中,又有阴之根”(《朱子语类》卷九十四);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 齑大 王夫之对此问题又有论述:“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 也。废然无动而静,阴恶从生哉?一动一静,阖辟之谓也。由阖而辟,由 生生 辟而阖皆动也”《思问录·内篇》,他还认为动静之间的关系是“方动霉 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无论是从动论静,还是由静生 馬馬 动,先辈们对此问题孜孜以求,也为后人留下了朴素辩证哲学的宝贵思 想财富,他们的生命实践就是《易》的最好写照。 Think Tank Dee. 2007 69 o1994-2011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