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水效益及时做出评价 公众水情认识调查(简明报告) 南水北调工程社会心理与公众意愿调查分析课题组 1.引言 公众对水情的认识及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态度是南水北调决策、实施和管理的重要基 础。课题组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附的研究方法。根据用水 情况设计了3类问卷:城镇居民问卷(生活用水)、农户问卷(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和企 事业单位问卷。2000年7、8月,通过访谈员,在中线、东线工程沿线地区的湖北(汉江下 游地区,没有包括丹江口库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和江苏(苏北运河沿线) 7省市共发放问卷1722份,回收问卷1511份,回收率87.7%。经过逻辑检验,最终有效问 卷为1341份:其中城镇居民855份,农户385份,企事业单位101份。此间课题组进行了 访谈研究 2.公众对水资源状况的认识 根据资料,中国人均水拥有量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黄淮海地区大约是中国 人均水拥有量的1/4。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受水区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课题组用两个 问题对回答者进行测量。 一是中国水资源状况与世界水资源状况的比较。对这个问题认识的调查结果接近实 际情况。城镇居民问卷与单位问卷的回答结果相似,回答“中国人均水量与世界相比”“略 低一些”或“低得多”的城镇居民占75.4%,单位占74.2%。农户的认识差一些,为59.5% 二是对地方水资源状况的认识,问卷回答者的偏差比较大。缺水的京津冀豫鲁5省 市,城镇居民中有,单位问卷为29.5%,而农户问卷为20.6%。城镇居民的认识偏差比农户 大得多 不同省市的城镇居民中,北京市居民的认识偏差最大。认为的占44.3%,比受水区的平 均值高出6个百分点;相对而言,天津、河北的居民对缺水的认识要客观一些。 课题组认为,问卷回答者的认识与实际的用水状况有关。目前城镇居民和企事业单 位在水质和水量方面都有比较好的保证,体会不到真正的缺水(胶东除外)。相对而言,农 村的缺水比较明显一些。但是,由于大量超采地下水,农村地区对缺水的严重性也存在估计 不足的偏差,诚如访谈员说的,一些地方的“农民感到既缺水又不缺水”。 3.影响用水的因素 在诸多的因素中,技术与设备对用水量有一定影响,约为2成:经济社会方面(非 技术)的因素是最基本的,约占8成。在经济社会方面,经济因素,包括收入(收益、产出)10 水效益及时做出评价。 公众水情认识调查(简明报告) 南水北调工程社会心理与公众意愿调查分析课题组 1.引言 公众对水情的认识及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态度是南水北调决策、实施和管理的重要基 础。课题组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附的研究方法。根据用水 情况设计了 3 类问卷:城镇居民问卷(生活用水)、农户问卷(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和企 事业单位问卷。2000 年 7、8 月,通过访谈员,在中线、东线工程沿线地区的湖北(汉江下 游地区,没有包括丹江口库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和江苏(苏北运河沿线) 7 省市共发放问卷 1722 份,回收问卷 1511 份,回收率 87.7%。经过逻辑检验,最终有效问 卷为 1341 份:其中城镇居民 855 份,农户 385 份,企事业单位 101 份。此间课题组进行了 访谈研究。 2.公众对水资源状况的认识 根据资料,中国人均水拥有量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1/4,黄淮海地区大约是中国 人均水拥有量的 1/4。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受水区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课题组用两个 问题对回答者进行测量。 一是中国水资源状况与世界水资源状况的比较。对这个问题认识的调查结果接近实 际情况。城镇居民问卷与单位问卷的回答结果相似,回答“中国人均水量与世界相比”“ 略 低一些”或“低得多”的城镇居民占 75.4%,单位占 74.2%。农户的认识差一些,为 59.5%。 二是对地方水资源状况的认识,问卷回答者的偏差比较大。缺水的京津冀豫鲁 5 省 市,城镇居民中有,单位问卷为 29.5%,而农户问卷为 20.6%。城镇居民的认识偏差比农户 大得多。 不同省市的城镇居民中,北京市居民的认识偏差最大。认为的占 44.3%,比受水区的平 均值高出 6 个百分点;相对而言,天津、河北的居民对缺水的认识要客观一些。 课题组认为,问卷回答者的认识与实际的用水状况有关。目前城镇居民和企事业单 位在水质和水量方面都有比较好的保证,体会不到真正的缺水(胶东除外)。相对而言,农 村的缺水比较明显一些。但是,由于大量超采地下水,农村地区对缺水的严重性也存在估计 不足的偏差,诚如访谈员说的,一些地方的“农民感到既缺水又不缺水”。 3.影响用水的因素 在诸多的因素中,技术与设备对用水量有一定影响,约为 2 成;经济社会方面(非 技术)的因素是最基本的,约占 8 成。在经济社会方面,经济因素,包括收入(收益、产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