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七章德育 第七章德育 教学目标 1.掌握德育的概念,充分认识德育的重要意义,明确德育的任务、目标和基本内容。 2.深刻领会德育过程的本质特点,掌握德育的主要原则,并能自觉依据德育原则开展德育 工作 3.了解德育的主要途径,把握德育的主要方法,并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德育方法去开展德育 工作 教学重点 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 德育的内涵、过程的本质特征 教育方法 讲述、讨论、案例分析 授课时间 4课时 教学进程 如果有人问我:我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时,我就回答说:要 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苏联)马卡连柯 教给孩子德性吧,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贝多芬 第一节德育概述 、德育的概念( moral education) 提问:你理解的德育是什么?引出两种普遍性的倾向,政治教育或者道德教育,指出其不 完整性 概念: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身 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强调德育内容的四个主要构成部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 康教育。 二、德育的意义 呈现青少年犯罪等德育问题的负面材料,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德育为首”的思想没有 落实到实处?(见材料:青少年犯罪惊人) 阐述德育的意义:德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实施,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都有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的品德,指导他们的发展方向。品德是人的个性的核心部分,对人的发展起着 定向作用、动力作用、建构作用和心理保健作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思想品德发展打基础的 期,德育是培养青少年思想品德的主要途径,故它在人的整体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一位记 者曾采访一个最有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问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我的成功得益 于小学阶段的老师教给了我几样东西:第一,进食前先洗手:第二,不要说假话:第三,有了错误要改正:第 四,答应了的事情要做到。大家可以看出,这几个方面都不是智育的问题,恰恰都是做人的问题。 2.规定学校教育的性质。因为德育能解决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方向问题,为谁服务的问题第七章 德育 1 第七章 德育 教学目标: 1.掌握德育的概念,充分认识德育的重要意义,明确德育的任务、目标和基本内容。 2.深刻领会德育过程的本质特点,掌握德育的主要原则,并能自觉依据德育原则开展德育 工作。 3.了解德育的主要途径,把握德育的主要方法,并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德育方法去开展德育 工作。 教学重点: 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 德育的内涵、过程的本质特征 教育方法: 讲述、讨论、案例分析 授课时间: 4 课时 教学进程: 如果有人问我:我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时,我就回答说:要 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苏联)马卡连柯 教给孩子德性吧,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贝多芬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moral education) 提问:你理解的德育是什么?引出两种普遍性的倾向,政治教育或者道德教育,指出其不 完整性。 概念: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身 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强调德育内容的四个主要构成部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 康教育。 二、德育的意义 呈现青少年犯罪等德育问题的负面材料,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德育为首”的思想没有 被落实到实处?(见材料:青少年犯罪惊人) 阐述德育的意义:德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实施,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都有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的品德,指导他们的发展方向。品德是人的个性的核心部分,对人的发展起着 定向作用、动力作用、建构作用和心理保健作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思想品德发展打基础的 时期,德育是培养青少年思想品德的主要途径,故它在人的整体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一位记 者曾采访一个最有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问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我的成功得益 于小学阶段的老师教给了我几样东西:第一,进食前先洗手;第二,不要说假话;第三,有了错误要改正;第 四,答应了的事情要做到。大家可以看出,这几个方面都不是智育的问题,恰恰都是做人的问题。 2.规定学校教育的性质。因为德育能解决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方向问题,为谁服务的问题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