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上联 下联:醉翁亭里欧阳修饮酒抒怀 五、现代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放花盒》,完成第15~17题。(12分) 放花盒 肖复兴 ①如今过年有些地方放爆竹、放烟花,放得越来越高级,越来越激烈,越来越震耳欲聋。 但是,如今几乎看不到放花盒子的了。 ②有时候,我会想,其实,那时候放花盒子才是一种讲究呢。如今放的爆竹再多,烟雾 遮星蔽月,弥漫整个夜空,把各种新式的包括高科技的烟花放得个火树银花不夜天,不过是 有些财大气粗,有些自以为是罢了。传统里好多的玩意儿,不见得比现在的高科技的差。在 民俗中,许多玩意儿,越老越是个宝。 ③在老北京,起码在我小时候,还讲究放花盒子,人们简化它,就叫放盒子。那是一种 把烟花和鞭炮合在一起放的种类,两者结合,彼此呼应,相互的功能作用整合在一起,像是 音乐里二重唱,或是菜肴里的烧两样、鸳鸯火锅。可以说,它是鞭炮和烟花的升级版。 ④清时有竹枝词专写放盒子:“花灯彻夜是元宵,盒架高支望去遥,最怕层层分不断, 连皮带骨一起烧。”当然,这是说的那种制造不好的盒子,一层层分别不出来,像是着火一 样立刻把几层楼一股脑地烧掉。制造精良的盒子,绝对不会岀现这种情景,每一层展现的都 是花样迭出,需要轻吟慢板,怎么可以瞬间就水流花谢呢? ⑤民国时也有写放盒子的竹枝词,就要高级得多了:“九隆花盒早著名,美丽花样整四 层,若问四层为何物,一字一楼二连灯。”这里说的“一字一楼”,指的是每放一层的时候, 会从盒子里飞迸出一幅大喜字,例如福禄寿喜之类的拜年话。 ⑥放盒子,有时候,会像变戏法一样,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好的花盒子里,连买的人、 放的人,也不知晓,就像看部悬疑片,人们都等着看下一层盒子里会飞迸出什么新奇的玩 意儿。 ⑦放盒子,比放爆竹和放烟花要复杂。得先要架起一个不小的铁架子,那是它施展腰身 的舞台。六角形、八角形的大盒子,一层一层地码在架子上,再把架孑挂起来,那盒子里都 是礼花和爆竹,第一层是礼花,第二层是花炮,第三层是蹦出来的人物画面…….」的也有三 四层,多的有十几层,点燃起来,一层一层分别飞上天空,纷呈着不同的缤纷情景,像是 台晚会,一个个节目次第出场,给你一个个不同的惊喜。那当然比一般放烟花或爆竹要堂皇 得多了,像是小型的烟火晚会,常常会围上许多人驻足观看 ⑧金受申老先生《老北京的生活》一书里,称放盒子为“花盒”。金先生是见多识广的 老北京通,据金先生讲,民国时期,在公园里和商店前,过年的时候,放完花炮之后,为了 答谢和吸引顾客,表示诚意,一般还要放一两个花盒点缀一下。我猜想,那架势像是唱戏得 请一两位名角最后出来压场一样,是仅仅靠放爆竹不可同日而语的。那劲头,一定是各家店上联: 下联:醉翁亭里欧阳修饮酒抒怀 五、现代文阅读。(共 20 分) (一)阅读《放花盒》,完成第 15~17 题。(12 分) 放花盒 肖复兴 ①如今过年有些地方放爆竹、放烟花,放得越来越高级,越来越激烈,越来越震耳欲聋。 但是,如今几乎看不到放花盒子的了。 ②有时候,我会想,其实,那时候放花盒子才是一种讲究呢。如今放的爆竹再多,烟雾 遮星蔽月,弥漫整个夜空,把各种新式的包括高科技的烟花放得个火树银花不夜天,不过是 有些财大气粗,有些自以为是罢了。传统里好多的玩意儿,不见得比现在的高科技的差。在 民俗中,许多玩意儿,越老越是个宝。 ③在老北京,起码在我小时候,还讲究放花盒子,人们简化它,就叫放盒子。那是一种 把烟花和鞭炮合在一起放的种类,两者结合,彼此呼应,相互的功能作用整合在一起,像是 音乐里二重唱,或是菜肴里的烧两样、鸳鸯火锅。可以说,它是鞭炮和烟花的升级版。 ④清时有竹枝词专写放盒子:“花灯彻夜是元宵,盒架高支望去遥,最怕层层分不断, 连皮带骨一起烧。”当然,这是说的那种制造不好的盒子,一层层分别不出来,像是着火一 样立刻把几层楼一股脑地烧掉。制造精良的盒子,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景,每一层展现的都 是花样迭出,需要轻吟慢板,怎么可以瞬间就水流花谢呢? ⑤民国时也有写放盒子的竹枝词,就要高级得多了:“九隆花盒早著名,美丽花样整四 层,若问四层为何物,一字一楼二连灯。”这里说的“一字一楼”,指的是每放一层的时候, 会从盒子里飞迸出一幅大喜字,例如福禄寿喜之类的拜年话。 ⑥放盒子,有时候,会像变戏法一样,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好的花盒子里,连买的人、 放的人,也不知晓,就像看一部悬疑片,人们都等着看下一层盒子里会飞迸出什么新奇的玩 意儿。 ⑦放盒子,比放爆竹和放烟花要复杂。得先要架起一个不小的铁架子,那是它施展腰身 的舞台。六角形、八角形的大盒子,一层一层地码在架子上,再把架子挂起来,那盒子里都 是礼花和爆竹,第一层是礼花,第二层是花炮,第三层是蹦出来的人物画面……少的也有三 四层,多的有十几层,点燃起来,一层一层分别飞上天空,纷呈着不同的缤纷情景,像是一 台晚会,一个个节目次第出场,给你一个个不同的惊喜。那当然比一般放烟花或爆竹要堂皇 得多了,像是小型的烟火晚会,常常会围上许多人驻足观看。 ⑧金受申老先生《老北京的生活》一书里,称放盒子为“花盒”。金先生是见多识广的 老北京通,据金先生讲,民国时期,在公园里和商店前,过年的时候,放完花炮之后,为了 答谢和吸引顾客,表示诚意,一般还要放一两个花盒点缀一下。我猜想,那架势像是唱戏得 请一两位名角最后出来压场一样,是仅仅靠放爆竹不可同日而语的。那劲头,一定是各家店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