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1)控制货币发行。(2分) (2)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1分) (3)推行公开市场业务。(1分) (4)改变存款准备金率。(1分) (5)调整再贴现率。(1分) (6)选择性信用管制。(1分) (7)直接信用管制。(1分) 3.(1)企业经济行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对策和行动。(2分) (2)企业经济行为包括的主要内容是:(6分)》 第一,投资行为。 第二,生产经营决策行为。 第三,营销行为。 第四,经济核算行为。 第五,收人分配行为。 六、论述题(共16分) (1)按劳分配是指社会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 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2分) (2)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12分)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生产资料归劳动群 众共同所有,这就决定了产品的分配要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否则,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公共 占有便不能在经济上得到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也就成了空话。 第二,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水平低,是按劳分配的终极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生产 力水平低,可供分配的产品少,还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物质条件,因此只能采取按劳分配的 分配方式。 第三,劳动还主要是谋生的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因为在社会主义阶段, 旧的社会分工仍然存在,人们的劳动还存在重大的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人们把劳动当 作负担而不会当作生活的自然需要,这就决定了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上,必须体现劳动者的劳 动差别,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就是由上述三个经济条件共同决定的。只要这三个 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实行按劳分配就是必然的,是不可取代的。(2分) 292. (1)控制货币发行。 2分) (2) 政府 贷款 (1 (3) 推行公开市 场业务 (1 (4) 改变 (1 (5) 调整 贴现 (1 (6) 择性 (1 (7) (1 3. (1) 企业 济行 企业 而采 。(2 (2) 企业经济 是:(6 第一,投资行为。 第二,生产经营决策行为。 第三,营销行为。 第四,经济核算行为。 第五,收入分配行为。 六、论述题(共 (1)按劳分配是指社会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 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 2分) (2) 然性 (12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生产资料归劳动群 众共同所有,这就决定了产品的分配要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否则,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公共 占有便不能在经济上得到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也就成了空话。 第二,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水平低,是按劳分配的终极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生产 力水平低,可供分配的产品少,还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物质条件,因此只能采取按劳分配的 分配方式。 第三,劳动还主要是谋生的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因为在社会主义阶段, 旧的社会分工仍然存在,人们的劳动还存在重大的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人们把劳动当 作负担而不会当作生活的自然需要,这就决定了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上,必须体现劳动者的劳 动差别,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 义实 按劳 必然性 就是 个经 济条件共 决定 这三 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实行按劳分配就是必然的,是不可取代的。 2分) 29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