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确定生化机理,包括参与污染物好氧,特别是厌氧降解的酶 的作用途径; (3)深人了解微生物遗传学,以提高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能力; (4)对新的生物补救技术进行微观和宏观系统的实践研究,从 成本和效率角度确定技术的实际可行性,并建立长期区域性研究的 基地; (5)不断开发、试验和评价一些创新的生物技术,如用于现场监 测生物补救的传感器,生物补救中的生物过程模型以及生物补救效 能的可靠评价方法。 第五节环境生物技术的进展 关于环境生物技术的进展,可以从最近刚刚召开的国际专题学 术讨论会加以分析。2000年7月9~13日,在日本京都,国际环境 生物技术学会和日本环境生物技术学会共同组织召开了第五届国际 环境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 ronmental biotechnology)。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加拿 大、中国及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 除9个专题讲座外,口头发表论文163篇,墙报论文226篇,具体各 专题标题和论文情况见表1-2。 表1-2第五届国际环境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分布 专题题目 口头发表论文数篇籍墙报发表论文数篇总数/篇 生物监测 30 重金属去除 植物补救 48B1261250 17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 固体废物处理 11 石油污染的生物补救 废水生物处理 氯代有机化合物的生物降解 N和P的代谢和去除 自然衰减和补敦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